[发明专利]一种用代码标记记录菊花草生长过程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55048.8 | 申请日: | 2013-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畅;吴国华;沈宇嘉;冯奕恺;陆秉辉;王李珏;张婉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标记 记录 菊花 生长 过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代码标记记录菊花草生长过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草是一种蕨类漂浮性水生植物,其叶片青翠,在水中动态漂浮,颇具观赏性,常用作为观赏植物。其生长迅速,对水体中的营养吸收快,有可能用于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改善水体。因此有必要对其生理规律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加以研究,以培育出耐污性强的母体水草。
但是菊花草在水体中动态漂浮且生长十分迅速,难以准确计数统计每一株的生长情况。发明人曾试图拿五颜六色的细线绑在水草上,用颜色来区分不同水草,但是结果却是失败:细线被水冲掉颜色,导致无法分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利用代码标记记录菊花草的生长情况,以观察生长在不同环境下水草的生长情况,分支变化,研究水草生长规律,为研究水草在不同环境下微观结构变化提供依据,绘制菊花草生长曲线,利用菊花草生长曲线,培育耐污性强的菊花草种群去除富营养化水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代码标记记录菊花草生长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植于水体中的菊花草的不同植株的位置、叶片数、叶长、叶宽、分蘖数和水草总长,按上述顺序写于编码纸上;
2)分别在每株菊花草的根部系上一尼龙扣搭,从尼龙扣搭引出一条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上带相同颜色的标记牌置于水体外部,将编码纸黏于标记牌上;
3)当有菊花草的部分枝叶与原菊花草脱离而在泥土中重新生长为一株新的植株时,在分蘖根部系上与前一批次不同宽度的尼龙搭扣,同样引出细线,系上不同于前一批次颜色的标记牌,按步骤1)记录编码并黏于标记牌上。
随着水草的生长和分蘖在不同节点上逐渐发展,准确计数会很困难,给每一节分蘖作出标记,保证了科技计数的准确性;本发明保证了准确、高效地区分、鉴别动态生长中的水草;避免了水草纠缠、外界干扰引起的水草折断、试验失败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可以清晰记录并观察菊花草生长情况,记录叶片数,叶长,叶宽,分茎数,水草总长;不同颜色的标记牌追踪菊花草的生长状况,有利于之后追溯水草生长速度并区分母本草体;有利于统计对比在同一段时间内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水草的生长情况;有利于统计对比在同一环境下不同时间内生长的水草的生长情况,总结菊花草生长规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植于水体中的菊花草的不同植株的位置(包括箱号、行号和列号)、叶片数、叶长、叶宽、分蘖数和水草总长,按上述顺序写于编码纸上;
2)分别在每株菊花草的根部系上一尼龙扣搭,从尼龙扣搭引出一条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上带相同颜色的标记牌置于水体外部,将编码纸黏于标记牌上;
3)当有菊花草的部分枝叶与原菊花草脱离而在泥土中重新生长为一株新的植株时,在分蘖根部系上与前一批次不同宽度的尼龙搭扣,同样引出细线,系上不同于前一批次颜色的标记牌,按步骤1)记录编码并黏于标记牌上。
待菊花草生长两个月时统计所得数据,获得繁殖力最强和耐污性最强的植株,进一步培育可以获得能够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改善的菊花草种群。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未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5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