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音串流的预览及播放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4371.3 | 申请日: | 2013-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4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方文;陈柏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458 | 分类号: | H04N21/458;H04N21/658;H04N21/4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影音 串流 预览 播放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音串流的预览及播放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自动播放数个独立影音串流的预览数据的方法,以及影音串流的预览及播放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视机是通过天线或电缆线接收来自电视台的射频讯号以播放有线或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在操作上,使用者只需以遥控器直接输入频道号便能收看该频道上的所有电视节目。在需要切换频道时,使用者也只需利用遥控器直接输入数字,或利用频道上下键来进行调整即可,十分直观且便利。
而随着因特网的蓬勃发展,通过因特网传输影音影像也逐渐成为收看影音或电视节目的新兴管道。对于现有的因特网影音(Internet Video)或因特网电视机(Internet TV)来说,必须预先安装特定的应用程序才得以播放对应的网络影音服务所提供的节目。详言之,使用者必须自行启动特定的应用程序,并通过此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来浏览可观看的节目及点选要播放的内容。
再者,对于现有的因特网影音服务而言,通常是让使用者浏览影音的封面照片、影音节目内容介绍等讯息,再据以挑选出想要观看的影音节目。显然的,使用者必须改变原本观看传统电视节目的操作习惯,而运用遥控器上的四向键、确认/选定键,以及回复键等等来选择要收看的内容。不难想见,此种操作模式相较于传统直接输入频道号或者按压频道上下键来增减频道的方式,便显得相当繁复。况且由于每种应用程序的操作界面不尽相同,再加上因特网提供的节目内容与类型非常多样,使用者多半得费力盯着屏幕进行操作才能正确地选定需要观看的内容。因此,对于因特网影音服务而言,如何让使用者能够以轻松且快速的操作方式来挑选影音节目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影音串流的播放与预览方法及系统,让使用者在开启影音播放装置并选定预览频道后,影音播放装置自动且接续播放数个独立的影音串流的预览数据,让使用者可以快速的挑选出欲观看的影音串流,提高因特网影音服务的便利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影音串流的播放与预览方法,适用于具有网络功能的影音播放装置。此方法包括定义虚拟频道以及对应虚拟频道的预览频道。建立虚拟频道的影音串流清单以串联由一个或多个影音串流服务所提供的多个影音串流,其中影音串流彼此相互独立。建立预览频道的预览清单,预览清单记录相对应于影音串流的多个预览数据个别的描述信息。当影音播放装置接收到对应预览频道的预览频道选取指令,依据预览清单自动取得并接续播放预览数据。当影音播放装置接收到对应预览数据其中之一的预览数据选取指令时,将被选取的预览数据相对应的影音串流识别为确选影音串流。从预览频道切换至虚拟频道,并依据影音串流清单从一个或多个影音串流服务的其中之一取得并播放确选影音串流。
从另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影音串流的播放与预览方法,适用于具有网络功能的影音播放装置。此方法包括定义第一虚拟频道与第二虚拟频道以及对应第一虚拟频道与第二虚拟频道的预览频道。建立第一虚拟频道的第一影音串流清单以串联多个第一影音串流,其中第一影音串流彼此相互独立。建立第二虚拟频道的第二影音串流清单以串联多个第二影音串流,其中第二影音串流彼此相互独立。建立预览频道的预览清单,预览清单记录多个预览数据个别的描述信息,其中预览数据相对应于第一影音串流的至少其中之一与第二影音串流的至少其中之一。当影音播放装置接收到对应预览频道的预览频道选取指令,依据预览清单自动取得并接续播放预览数据。当影音播放装置接收到对应预览数据其中之一的预览数据选取指令时,将被选取的预览数据相对应的影音串流识别为确选影音串流。对应确选影音串流而从预览频道切换至第一虚拟频道或第二虚拟频道,并依据影音串流清单从一个或多个影音串流服务的其中之一取得并播放确选影音串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