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杂环取代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304.1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临襄;刘丹;钟杭;赵璇;姚广丰;景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A61K31/4025;A61K31/4178;A61K31/453;A61K31/4192;A61K31/4196;A61K31/496;A61K31/506;A61K31/5377;A61K31/4545;A61K31/36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杂环 取代 青蒿素 衍生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氮杂环取代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其旋光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以该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各种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位死因,超过艾滋病、结核、疟疾致死病例总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2030年全世界癌症患者将突破2600万,死亡人数将达到1700万。化学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近些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的治疗有了突破,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严重的、占恶性肿瘤 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成为迫切的需要。
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中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用于恶性疟疾的治疗。随后,研究者对青蒿素修饰改造得到的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青蒿琥酯(artesunate)、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等,均具有较强的抗疟疾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等。其中,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包括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肺癌、骨肉瘤等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在治疗浓度下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多种作用途径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研究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存在交叉耐药,且能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因此,青蒿素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发现高效低毒新型抗癌药物的潜在先导化合物。
本发明人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氮杂环取代二氢青蒿素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系列氮杂环取代二氢青蒿素衍生物,并提供了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定义如下的通式Ⅰ和Ⅱ的衍生物,及其旋光异构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X为,n为1~3之间的整数;
Y为CH、N、O;
R3和R4与和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元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所述饱和或不饱和杂环基除了与R3和R4连接的氮原子外,可以含有0-2个选自N、O和 S 的杂原子,且杂环基任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
R为氢、C1—C10烷基、含0-2个选自N,O或S的杂原子取代的C3—C7环烷基、Ar、,其中Ar为任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6取代苯基、任选1-5个相同或不同的R7取代5-10元杂芳基,所述杂芳基可以含有1-3个选自 O、N和S的杂原子。
R1~R2及R5~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卤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羟基、羧基、硝基、氰基、(C1-C4)烷基、(C1-C4) 烷氧基。
本发明优选定义通式Ⅰ的衍生物,及其旋光异构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X为,n为1~3之间的整数;
R3和R4与和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元饱和及不饱和杂环基,所述饱和及不饱和杂环基除了与R5和R6连接的氮原子外,可以含有0-2个选自N、O和 S 的杂原子,且杂环基任选1-3个相同或不同的R5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型螺栓加热辐射器
- 下一篇:带保护层的液体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