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54249.6 申请日: 2013-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087918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钟瑜;杨冠东;周卓为;杨础华;江洁芳;黎婉园;石笛;黄琼;丁年平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00 分类号: C12N1/00;C12N1/20;C02F3/02;C02F3/34;C12R1/38;C12R1/1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倪小敏
地址: 510663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好氧反 硝化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好氧反硝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制革工业在我国历史悠久,并且此行业在我国拥有丰富的资源,成本较低,因此制革行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制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几个工段,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品,从而使得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氨氮化物、重金属铬、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质和有毒物质。制革工业综合废水的水质特性为:ρ(CODcr)为3000—4000mg/L,ρ(BOD5)为1000—2000mg/L,ρ(SS)为2000—4000mg/L,pH值为8-11,ρ(NH3-N)为200—350mg/L。

    目前,制革工业废水已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国内的大多数皮革污水处理中氨氮都不能达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制革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有厌氧池和曝气池法,厌氧池适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当原水降到一定COD值后,再结合曝气法达到最终排放标准。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厌氧池法耗时长、占地面积大等原因,而直接采用曝气池法处理。在高含氮量的制革废水中,反硝化菌是主要的降解菌之一,绝大部分的反硝化菌都专性厌氧菌。本发明从制革工业废水中分离出能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菌株,通过发酵扩大培养,制作冻干菌剂,高效得去除制革工业废水中的氨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得到高效的去除制革工业废水中的氨氮,提供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剂,所述的菌剂中含有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

    所述的菌剂为冻干粉。

    再提供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分别发酵施氏假单胞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取菌液,离心得到菌泥,按质量比1:1混合;

S2. 添加冷冻干燥保护剂:向步骤S1所得菌泥中添加冷冻干燥保护剂,用生理盐水混匀,得混合菌液;

S3. 将步骤S2所得混合菌液均匀铺于托盘,于-40℃低温冰箱预冻6-10h;入冷冻干燥机,-35℃续冻4-8h;将冷冻干燥机的温度从-35℃逐步上升到5℃,持续时间为30h-48h;加入至温度为20℃-25℃,干燥到含水量在3%以下时,出柜;

S4. 磨碎S3所得的冻干粉,过100目筛,即得。

    所述的冷冻干燥保护剂为淀粉和海藻糖的混合物。按重量比计,所述的淀粉用量为菌泥重量的0.25-0.4倍。按重量比计,所述的海藻糖用量为菌泥重量的0.035-0.05倍。

    根据需求再提供一种曝气池反硝化的方法,在曝气池中添加本申请制备所得的好氧反硝化菌剂。

所述的添加为先往曝气池中添加3-6g/L的好氧反硝化菌剂,然后补加0.3-0.6g/L的好氧反硝化菌剂。

本发明的施氏假单胞菌是通过筛选从制革工业废水中得来的,具体的筛选方法如下:

将工业废水先通过初筛营养型培养基,再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再通过反硝化培养基,最后通过发酵培养基,获得大量纯种菌株,所得的纯种菌株经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所述的培养基分别为以下成分:

1)初筛营养型培养基:LB培养基(g/L):

蛋白胨 10.0

酵母膏 5.0

NaCl   7.0

琼脂   18.0

pH     6.8-7.2。

2)选择性培养基(g/L):

天冬酰胺酸 1.0

KNO3    1.0

KH2PO4   1.0

FeCl2   0.03

CaCl2   0.1

MgSO4   0.8

BTB    1.0

琼脂   20.0

pH     7.0~7.2。

3)反硝化培养基(g/L):

琥珀酸钠  4.5

NaNO2  0.005

KH2PO4  1.5

Na2HPO4  0.5

NH4Cl  0.6

酪蛋白  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未经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