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低压电力电子控制装置的通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4121.X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冬;温传新;陈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力 电子 控制 装置 通用 监控 系统 | ||
1.一种中低压电力电子控制装置的通用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包括:组态设置单元、实时数据处理单元和实时调试监控单元;所述组态设置单元和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单元通过FTP进行数据的交互;所述实时调试监控单元读取所述组态设置单元的配置参数,并通过以太网与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态设置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始化模块、定义模块和配置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判断是否读入已有的工程项目,如果是则初始化界面,否则新建工程项目并初始化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系统参数定义组件、规约设置定义组件、端口信息定义组件和通信定义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参数定义组件,定义系统参数、网络节点、网卡信息、串口信息和冗余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规约设置定义组件,对所使用通信协议进行参数定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定义组件,定义各端口信息,绑定规约设置,并定义端口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定义组件,定义各个通信单元和各个通信单元的数据量和数据流,并绑定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对固件进行配置,并保存配置文件后,向所述实时调试监控单元传输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初始化模块、进程启动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模块,启动实时数据处理单元,读取其中的配置文件并创建显示驱动的共享内存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程启动模块,分别启动通信驱动进程、与主控CPU的网络直通通信处理进程、与实时调试监视软件通信处理进程、液晶显示处理进程和看门狗进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按照实际配置的数据端口数量进行数据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包括:初始化各个数据端口的数据处理基类,并读取相关配置文件,各个数据端口调用APl函数,各个数据端口依次进行数据收发处理、规约转换处理、控制操作处理、COS及SOE信号处理和测量量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调试监控单元,包括:参数读取模块和分别接收其数据的界面操作模块、通信建立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读取模块,接收所述组态设置单元的参数,并启动所述界面操作模块和所述通信建立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操作模块,等待并接收界面操作消息,按照指令类型,组织通讯报文,向通讯套接字组件发送数据,之后判断发送数据是否成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发送成功则所述界面操作模块继续等待需要接收的界面操作消息,否则发出告警提示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建立模块,与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单元建立通信关系,接收并判断控制指令的通讯报文是否是来自所述实时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不同的报文进行相应的操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接收的控制指令来自通讯报文,则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对接收的报文进行分析并得到界面刷新的数据后通知所述界面操作模块接收到界面操作消息;否则所述通信建立模块,向所述通讯套接字组件发送数据,并判断数据是否发送成功,若不成功则发送告警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41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