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3924.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0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聂刚;游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方尊铸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2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重力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型重力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型重力浇铸与挤压相结合的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重力浇铸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窄义上主要指的是金属型浇铸,主要用于生产有色金属的中、小铸件。金属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浇铸,充型速度较慢,可以减少裹气的缺陷,但复杂薄壁铸件会出现浇不足缺陷。金属液体在模具中自然冷却收缩,铸件组织不细密,甚至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并且铸件冒口与加工余量较大,浪费材料。
以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轮毂的重力铸造生产为例,采用中心浇铸,轮毂中心冒口高,轮毂缘边设置冒口补缩,使得铝液浇铸量为实际铸件需求量的1.5倍以上,金属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金属型重力铸造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的方法:金属液重力浇铸到金属型模具后,在模具浇口杯位置使用挤压杆对所述模具型腔进行垂直向下挤压,使液体金属在压力下凝固、流动成形,已凝固金属在压力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铸件无缩孔、缩松等缺陷,组织细密,力学性能提高,减小冒口与加工余量,金属利用率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的具体方法如下:
(1)金属型模具合模后,将金属液重力浇铸到所述模具中,浇铸后金属液液面高度不能超过浇口杯的最小缩颈位置。
(2)重力浇铸结束后,在所述的浇口杯位置采用挤压杆对所述模具型腔进行垂直向下挤压。所述挤压杆下端直径与所述浇口杯最小缩颈相同,中端直径变大,与所述浇口杯内部形状相同,限制挤压杆可以伸入所述模具型腔的最大深度。所述最大深度不超过浇口杯位置冒口的高度。所述挤压杆向下运动,进入所述模具型腔后保持恒定的挤压力,直到不能继续向下运动为止。
(3)铸件凝固冷却后,从所述模具型腔中退出所述挤压杆,开模取出铸件。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金属型重力浇铸后,通过对所述模具型腔进行挤压,使得金属液在压力下凝固流动成形,凝固后发生塑性变形,可以显著地提高铸件的补缩效果,减小冒口与加工余量,提高金属利用率,同时铸件无缩孔、缩松缺陷,组织细密,性能提高。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铝合金轮毂重力铸造与挤压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铝合金轮毂;2、模具;3、浇口杯;4、挤压杆;5、中心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以铝合金轮毂的重力铸造生产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型重力铸造方法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1)金属型模具2合模后,将金属液重力浇铸到所述模具2中,浇铸后金属液液面高度不能超过浇口杯3的最小缩颈位置。
(2)重力浇铸结束后,在所述的浇口杯3位置采用挤压杆4对所述模具2型腔进行垂直向下挤压。所述挤压杆4伸入所述模具型腔后保持恒定的挤压力,直到不能继续向下运动为止。所述挤压杆4下端直径与所述浇口杯3最小缩颈相同,中端直径变大,与所述浇口杯3内部形状相同,限制所述挤压杆4可以伸入所述模具型腔的最大深度。所述最大深度不超过铝合金轮毂1中心冒口5的高度。
(3)铝合金轮毂1凝固冷却后,从所述模具2型腔中退出所述挤压杆4,开模取出铝合金轮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方尊铸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新方尊铸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饰验证模型车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