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3758.7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真锅教市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环境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3/20 | 分类号: | C02F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气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通过散气装置向容纳活性污泥且导入有废水的槽内供给空气且曝气,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的活性污泥处理广为人知。作为用于这种处理的散气装置公开有具备例如多孔质瓷器制的平板状散气板,通过对该散气板供给空气而从该散气板散气的散气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4974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述专利文献1采用散气板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顾虑,即在成为散气板的供气侧的内表面(背侧的面),捕捉到例如包括空气中所含的微量尘埃等在内的灰尘而渐渐被堵塞,且压损上升而降低散气能力。因此,若要维持散气能力就要频繁更换散气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因包括散气板在内的散气件的灰尘所致的压损上升速度,且能够实现散气件的长寿化的散气装置。
基于本发明的散气装置是一种具备散气件,且该散气件具有多个用于产生微细气泡的散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散气件的成为供气侧的内表面设置凹凸。
与以往的散气件的内外表面为平面的散气装置相比,根据这种散气装置通过使得散气件内表面成为凹凸来仅扩大内表面的供气面积(表面积),并且集中到散气件厚度最小且空气易流通的凹部的凹坑部来局部捕捉灰尘。因此,与内表面为平面的以往构造相比,即使有灰尘沉积到凹坑部,也大大改善供气面积的减少程度,其结果能够缓和因灰尘所致的散气件的压损上升速度且能够实现散气件的长寿化。
其中,作为有效发挥上述作用的凹凸,可具体例举三角波状的凹凸。
发明效果
根据这种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缓和因灰尘所致的散气件的压损上升速度且能够实现散气件的长寿化的散气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向视图。
图4是表示在散气件内表面捕捉到灰尘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VI-VI向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向视图。
图中:2-散气板(散气件),2a、12a-散气口,2b、12b-凹凸,12-散气筒(散气件),100、200-散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散气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要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5~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首先对图1~图4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散气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向视图。图4是表示散气件内表面灰尘捕捉状态的图。
如图1~图3所示,散气装置100大致具备集管1,其从鼓风机(送风机)经立管供给空气;及散气板2,为了散气而沿集管1的轴线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
集管1配置成与轴线正交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半圆形,并且末端侧紧闭,圆弧面侧朝下方。该集管1的上表面即平面中与各散气板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集管1内的空气流向散气板2侧的孔1a。
散气板2是具有多个用于产生微细气泡的散气口2a的散气件,且构成为平板状。其中,该散气件为例如由树脂或陶瓷、金属等构成的多孔质材料,但也可以是由树脂或陶瓷、金属以外的成分而构成的多孔质材料。
另外,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4所示,在散气板2的内表面(背面;下表面)设有凹凸2b。在此,该凹凸2b被设为三角波状的凹凸,每个凹凸形成为向与集管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及图4的左右方向、图3的页面垂直方向)交替连续,并且向集管1的轴线方向(图2及图4的页面垂直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延伸。
在这种散气板2其边缘内表面与集管1之间配设有呈矩形环状(矩形框状)且例如由橡胶等构成的密封用衬垫6。
另外,通过将螺母4螺合紧固于集管1的上表面侧上固定的固定螺栓3的其上部侧的外螺纹,从而使得固定于集管1的上表面侧的コ字形的固定部件5其上面部分按压于散气板2的上表面端部,由此散气板2经衬垫6安装于集管1。在该状态下,在散气板2中比衬垫6更靠内侧的下表面与集管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相当于衬垫厚度的空间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环境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环境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酮水凝胶隐形眼镜
- 下一篇:移动扶手劣化诊断装置以及劣化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