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643.8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江继忠;鲍祖本;方洲;潘健;谢文汇;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李玉秋 |
地址: | 245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复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欧美国家的分类方法,通常把能承载10kg~50kg固体颗粒或粉状物料的包装膜通称为重包装膜。目前重包装袋形式包括塑料编织袋、纸塑复合袋、纸袋和FFS薄膜等。其中,FFS薄膜是指采用FFS生产技术生产的适用于重型包装的薄膜,FFS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截底成型(form)、包装线自动灌装(fill)和袋口封合(seal)。FFS重包装膜是一种能够实现连续性一次自动成型、开口充料、加热封口等多道工序和作业过程的新型包装薄膜产品,其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自动包装线的高速装填、大型储运和自动码垛的需要,不仅大大提高了包装效率,而且制袋工序简化,只需共挤吹塑、印刷、封切制袋,大大降低了综合包装成本。目前,FFS重包装薄膜已经成为通用的重包装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化工原料产品现代化包装的需要,对大米、大豆等农副产品、农药、花费、日用化工产品的包装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重包装膜不仅需要强度保证,还要考虑包装、热封、码垛、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要求,靠单层挤出难以达到要求,因此,现有技术一般利用三层共挤法、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原料为主要原料生产重包装膜,如申请号为201010611980.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重包装热收缩膜,其厚度为50~70微米,由外层、中间层和内层三层共挤粘结的薄膜构成,其中,外层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4):2:2的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中间层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2:(1-1.5):(3-4)的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内层的原料包括质量比为(3-4):2:2的茂金属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
为了使重包装膜具有更好的强度、热封、印刷等性能,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干式复合法在聚乙烯膜的表面复合其他材料得到重包装复合膜,如在聚乙烯膜表面复合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得到BOPP/PE重包装复合薄膜。干式复合法又叫干法层压复合,其工艺过程包括:在基础薄膜上涂上溶剂型粘合剂,经过热烘道使粘合剂中的溶剂完全挥发,然后再与其他膜材料经加温加压复合,得到复合材料。干式复合法具有可选择的基材面广、复合强度高、各层厚度范围广、可表面或反面印刷、生产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干式复合法一般采用溶剂型胶粘剂,不仅会产生溶剂残留,污染所包装的内容物,而且会产生大量废弃溶剂,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得到的重包装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复合强度、热封强度和拉伸强度,且无溶剂残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包装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重包装膜表面涂布无溶剂胶粘剂,所述无溶剂胶粘剂的上胶量为2.6g/m2~3.0g/m2;
将所述涂布无溶剂胶粘剂后的重包装膜与功能膜进行复合,进行复合时的复合张力为45N~65N;
将得到的复合膜收卷;
将收卷后的复合膜进行熟化处理,得到重包装复合膜。
优选的,所述重包装膜为聚乙烯膜。
优选的,所述功能膜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膜、双向拉伸尼龙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优选的,所述重包装膜的放卷张力为10N~20N。
优选的,所述功能膜的放卷张力为1N~5N。
优选的,将得到的复合膜收卷时,收卷锥度为5%~20%。
优选的,所述熟化处理的温度为45℃~55℃,所述熟化处理的时间为30h~40h。
优选的,所述熟化处理的相对湿度为40%~50%。
优选的,所述涂布的温度为40℃~50℃。
优选的,所述无溶剂胶粘剂为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子线照射系统以及带电粒子束的修正方法
- 下一篇:冲压设备自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