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废弃物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365.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2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G1/1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17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废弃 物料 制备 焦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焦油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使用废弃物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逐渐缺乏,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无不积极建立法案、设置机构以降低人们对于环境的污染,其中便产生了回收再生工业,例如人们将废弃纸张回收后再处理生出纸张、将废弃金属回收后再处理还原成金属、或将废塑料回收后裂解再生出油品,因此回收再生工业可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且再生的产物也可降低人们继续开采破坏环境的机会。然而,其中的废塑料裂解的再生过程,由于会产生大量的蜡、油泥...等杂质,因此常造成蜡、油泥...等杂质阻塞管路使得设备中断,降低再生的效率。
现有工艺中已经有采用废弃橡胶和/或废弃塑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但是制备出油的产量低、品质不好,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废弃物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焦油产量低、品质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水焦油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使用废弃物料制备水焦油的方法,包括:
(1)将废弃橡胶和/或废弃塑料加入静态裂解设备中,温度100-150℃裂解,得到油蒸汽和可燃不凝蒸汽;
(2)将上述裂解后的油蒸汽和可燃不凝蒸汽通过分气过滤装置进行轻重组分分离;
(3)将经过步骤(2)分离后的油蒸汽和可燃不凝蒸汽通入冷却装置中,即得水焦油。
上述使用的静态裂解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裂解装置、分气过滤装置和冷却装置;
所述裂解装置包括炉体和加热设备,所述炉体设置在加热设备的上部;所述加热设备由间隔放置燃料的炉膛和传导热量的空间组成;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池和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位于水池内部,所述冷却管道的直径为200-250mm、长度为50-80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设备为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纵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长方体的横向设置有炉膛,所述炉膛间隔排列,炉膛两端的端部设置有进入气体的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除尘器,其具有喷淋装置、冷却池、风机、布袋除尘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风机一端与冷却池连通,所述风机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布袋除尘装置的顶部连接,布袋除尘装置的底部与冷却池连通;所述排烟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池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瓷环水膜装置,所述瓷环水膜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通,所述瓷环水膜装置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池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瓷环水膜装置,所述冷却池包括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和第三冷却池;所述瓷环水膜装置的底部与第一冷却池连通,所述风机与第二冷却池连通,其中第一冷却池和第二冷却池连通;所述布袋除尘装置的底部与第三冷却池连通;所述第三冷却池与第一冷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排烟装置的底部与所述第三冷却池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瓷环水膜装置的材质为石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与水泵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2)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静态裂解设备,使得裂解后的杂质完全碳化,杂质少,颜色及纯洁度较好,产率高;
(3)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烟气除尘系统,最终排放的烟气几乎为水蒸气,不含硫化物,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静态裂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绿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