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53261.5 | 申请日: | 2013-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孙克锐;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加工豆浆、粥等食材的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熬煮豆浆和粥这类食材时,由于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经常容易出现溢出的情况,严重时溢出的浆液溅到加热器具还容易造成加热容器的损坏,甚至是产生危险。
尤其是在熬煮豆浆时,豆浆在80度左右就会出现假沸现象,并伴随大量的泡沫,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要么通过增大加热容器的体积,在加热容器内预留较多的防溢空间,用于防止溢出的。这样,加热容器的整体体积就会较大,对于熬煮豆浆而言,加热容器的容积和最大制浆容量比可能需要在2以上(即熬煮1升的豆浆,需要使用容积最少为2升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体积过大一方面使用和存放都不便,另一方面对于使用者来说会造成使用情趣的缺失。
也可以采用低功率加热或者间歇加热的方式来防止溢出,这样的方式往往需要在加热容器内设置防溢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的来实现控制,对于单一加热容器设置上述结构显得较为繁琐。
另外,即便可以在加热容器内设置防溢传感器或者温度传感器,以实现低加热功率或者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的方式也存在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对于现有的加热容器,加热过程中容器内的待加热物料的循环流动也较为缓慢,物料翻滚效果较不理想,对于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沫的消泡作用较差,也进一步降低了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采用加热容器熬煮豆浆、粥等会产生较多泡沫的食材时,为了防止溢出不得不采用体积较大的加热容器或者需要设置传感器等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同时,本发明还可以解决现有加热容器在加热过程中,待加热物料循环流动较为缓慢,导致待加热物料翻滚效果不理想,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消泡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或开口处设有消泡盖,消泡盖内侧与容器本体围成加热腔,消泡盖上设有对上涌泡沫进行挤压消泡的挤压壁,挤压壁上设有供未消泡沫通过的消泡孔,消泡盖外侧设有冷凝腔,消泡孔连通所述加热腔和冷凝腔,所述消泡盖上设有冷凝后液体回流到加热腔的回流孔,所述消泡孔设置在消泡盖中心区域,所述回流孔设置在消泡盖边缘区域,所述消泡孔的尺寸大于回流孔的尺寸。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孔周围的挤压壁向上延伸形成消泡通道,以使得加热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会汇集在消泡通道,对进入消泡通道未消除的泡沫进行高温消泡。
所述消泡通道上设有二次消泡孔,以对泡沫进行二次消泡;所述挤压壁上消泡孔的尺寸大于消泡通道上二次消泡孔的尺寸。
所述二次消泡孔设在消泡通道的侧壁和/或顶壁;或者二次消泡孔为消泡通道顶壁的开口。
本发明中,所述挤压壁上的消泡孔位于回流孔上方,以便于冷凝后液体回流到加热腔。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盖卡持在容器本体侧壁上,消泡盖与消泡盖上方的容器本体侧壁围成冷凝腔;或者所述消泡盖具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消泡盖与侧壁围成冷凝腔,侧壁顶部设有与容器本体开口处配合的挂钩结构;或者所述消泡盖具有向上延伸的侧壁,消泡盖放置在容器本体开口处。
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处或者消泡盖上方设有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与大气连通的开孔。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本体内或开口处设置位于待加热物料液面上方的消泡盖,消泡盖内侧与容器本体围成加热腔,对容器本体内的待加热物料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待加热物料产生的泡沫在消泡盖的限制下集中上涌到消泡盖上的挤压壁,在挤压壁和挤压壁上消泡孔的作用下进行挤压消泡,未消的泡沫经消泡孔到达消泡盖外侧的冷凝腔进行冷凝,泡沫在冷凝腔冷凝成液体后,从消泡盖上设置的回流孔到加热腔,加热过程中重复进行上述循环。
本发明中,所述消泡孔周围的挤压壁向上延伸形成消泡通道,加热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蒸汽汇聚到消泡通道处,未消泡沫在消泡通道中通过高温蒸汽的作用进行高温消泡。
本发明中,对容器本体内待加热物料的加热为连续加热。
本发明的消泡容器及消泡方法,通过设置消泡盖可以对待加热物料进行连续加热,加热过程中待加热物料产生的泡沫由于消泡盖的限制会集中上涌至挤压壁处,泡沫在挤压壁和消泡孔的作用下挤压而大量消失,未消的泡沫通过消泡孔达到冷凝腔进行冷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光装置和曝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温度显示的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