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新型灭火手榴弹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053253.0 | 申请日: | 2013-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江 |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F42B1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760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灭火 手榴弹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两种灭火炸弹,一种是炸药引爆的新型灭火手榴弹;另一种是化学药物反应生成高压气体引爆的安全灭火手榴弹。简称两种新型灭火手榴弹。
技术背景:现代的灭火方法和设备器材多种多样,主要采用的是消防车喷水,喷泡沫,直升飞机抛洒水、干冰、灭火剂等,其次是人工使用灭火器喷泡沫,喷灭火干粉,用吹风机吹或用工具扑打的方式进行救灾灭火。最新近发明的靠火烧引爆的灭火炸弹又比前述多种灭火方法和设备又先进了一步,然而,此靠火烧才可引爆的灭火炸弹,在使用和安全上仍然存在不方便及碰击遇火星引发群体爆炸的危险,本发明便是为了解决实现使用方便、运输、保管使用安全、灭火效率高等目的而设计的。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两种新型灭火手榴弹达到预定目的,具体的实施方案有两个:方案一是采用现有的军用手榴弹的全套制造技术和结构材料,把原手榴弹的金属外壳更换为炸裂不碎成细片的塑料作为外壳,然后同样采用前述塑料制成一个装泡沫灭火材料和手榴弹的外弹壳,此外,弹壳套入前述改制好的手榴弹后用胶塑封固,再从预留螺孔注满外层空间的泡沫材料或是灭火粉料封固注料孔待用。使用时按使用手榴弹的方法操作,把此灭火手榴弹投掷进入火中即可自行爆炸灭火。同样可以在火中自行爆炸灭火的新型灭火手榴弹的方案二的具体组装步骤是:先用具有爆炸没有碎片散开性能的塑料制成一种圆筒形底端开一个椎形口,顶端软塞预留穿绳孔及注料孔的内胆装料筒,并用带有拉绳的椎形软塞把装料筒的底端开口从里往外塞上封固,然后把软塞拉绳从里往外穿过装料筒顶端软塞预留孔,并把软塞堵上筒口,拉绳拉紧并扣上拉环用蜡密封防止渗漏,但在使用时扣拉拉环即可拉动拉绳,把料筒底端的软塞拉入筒内打开料口。接着从装料筒预留孔注入现有泡沫灭火器内胆装的内层药料,然后拧上圆筒型装料筒的保险盖盖住拉环以防意外发生。接着将此制好的圆筒型装料筒作为内胆套装入预制好的外形像个不倒翁的外弹壳内用塑胶密封边缝固定然后从外壳的预留孔注入现有泡沫灭火器的外层药料填满外层空间,并封固预留孔口待用;此外,也可以用现代的泡沫灭火器更换金属外壳为塑料外壳作为一次性炸弹使用。
工作原理:方案一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本发明应用现有军用手榴弹的引爆装置原理,使用者在救火时只要把灭火手榴弹的的保险盖打开扣拉导火索出来三秒之内把灭火手榴弹投掷到燃烧的大火中即可发生爆炸,爆炸的原理是装于手榴弹内的炸药被引火装置引燃后即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形成高压压强把内胆和外弹壳同时压迫爆裂开来,并同时把里外的气体泡沫喷洒于燃烧物上,起到了冲刷、扑打、覆盖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等多种灭火作用。并可以在刹时间把火灭掉。这便是方案一的灭火弹爆炸灭火的一般原理。方案二的工作原理与方案一的大同小异。不同之处是方案一的灭火手榴弹的引爆形式是靠引燃炸药产生强烈的燃烧,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形成高压压强迫压内外壳炸裂的,而方案二是靠人工把灭火手榴弹的保险盖拧开,拉开内胆底端的软塞打开了出口让内层药料有机会流出外层与外层药料充分地接触后及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汽体泡沫,同时形成高压压强压迫弹壳突然爆炸裂开的刹时把产生的全部汽体泡沫冲洒覆盖于四面八方的燃烧物上,即时产生冲刷、覆盖、降温等多种灭火效果,顷刻之间便可以把熊熊的大火扑灭。这便是方案二的灭火基本原理。
社会效益:本发明比起传统的灭火方式方法及最新发明的爆炸灭火方法在诸多方面具有优点:比如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灭火效果快而高,灭火成本与传统的灭火方法相比,相对低得多,大大减轻了火灾带来的损失。本发明如能在国内推广应用,将对减灾防灾、救火灭火方面产生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江,未经李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3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