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脏早搏的中草药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2529.3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来东;刘昂;刘晓天;武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9/06;A61K31/045;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脏 早搏 中草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中草药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治疗心脏早搏的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博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博,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可发生于正常人,如过度吸烟、饮酒、喝浓茶、情绪激动及发热等均可诱发。常见于多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病人。当然继发于心脏以外的其他疾患也可能成为引发频发性早搏的原因,如肺炎、肠胃炎、腹泻呕吐引起的水电解质异常(低血钾、酸中毒等)、尿毒症、食物或药物中毒,洋地黄类药物,锑剂,奎尼丁,氯仿等毒性作用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均可引起。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器质性早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危害性大。功能性早搏一般为良性早搏,次数少于5次的为偶发早搏,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每分钟 6次以上称为频发早搏,一般可以伴排血量减少 ,出现心脏,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等,这种早搏要是发生在一个原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身上,可能会使他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所以一旦发现早搏,应立即去医院作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因,积极消除各种诱因,使症状得到缓解。西药治疗早搏往往采用化学药物,而早搏的治疗又反反复复,时间长了易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中医药治疗早搏,其疗效与西医比具有疗效可靠且毒副作用小的优势,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西医用药缺点,提供一种对心脏早搏治疗行之有效的中草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组成是:黄芪25~35份、丹参25~35份、人参8~12份、麦冬25~35份、元胡25~35份、冰片0.1~0.3份、水蛭2~4份、三七2~4份组成。每付药按重量计,各成分组成是:黄芪25~35克、丹参25~35克、人参8~12克、麦冬25~35克、元胡25~35克、冰片0.1~0.3克、水蛭2~4克、三七2~4克组成。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调节各成分药量的大小。上述治疗心脏早搏的中草药制备方法是:将人参8~12克分别与黄芪25~35克、丹参25~35克、麦冬25~35克、元胡25~35克、水蛭2~4克、三七2~4克用适量清水(将药铺平,加水高出药2~4厘米为宜)浸泡1小时,首先将人参8~12克水煎20分钟发挥最大有效成分,再将浸泡后的黄芪25~35克、丹参25~35克、麦冬25~35克、元胡25~35克、水蛭2~4克、三七2~4克与人参8~12克共水煎20分钟,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充分熬制出来;将药液倒出。二次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后倒出药液与第一次药液合并,混合后放入冰片0.1~0.3克即成汤剂药。也可按需要用该方制成其他剂型。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药品组方合理科学、成本低价格便宜、对人体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效果明显且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份数计,各成分组成是:黄芪25~35份、丹参25~35份、人参8~12份、麦冬25~35份、元胡25~35份、冰片0.1~0.3份、水蛭2~4份、三七2~4份组成。每付药按重量计,各成分组成是:黄芪25~35克、丹参25~35克、人参8~12克、麦冬25~35克、元胡25~35克、冰片0.1~0.3克、水蛭2~4克、三七2~4克组成。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调节各成分药量的大小。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调节各成分药量的大小。每付药按重量计优选为::黄芪30克、丹参30克、人参10克、麦冬30克、元胡30克、冰片0.2克、水蛭3克、三七3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静,未经武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