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528.9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柱华;徐径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阳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B11/06;B29C70/54;B29L23/00;B29L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玻璃钢 复合 成型 螺旋 波纹管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波纹管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塑料和钢以其独有的高刚度、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化工防腐、排污等领域中。但是,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在使用过程中,钢带一旦露出塑料外,在潮湿和污水环境中腐蚀速度很快,环刚度越来越小,最终会造成坍塌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工较为简便的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次具有,
用于将玻璃纤维加工成玻璃钢带条的拉挤模具;
用于将玻璃钢带条弯曲成玻璃钢螺旋环的滚弯装置;
用于将玻璃钢螺旋环推进的缠绕机;
用于向玻璃钢螺旋环喷涂胶粘剂的加热喷胶装置;
聚乙烯塑料挤出模具,向附着胶粘剂的玻璃钢螺旋环的内外壁挤出聚乙烯,使其形成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
进一步,所述拉挤模具设有热敏探头,拉挤模具的出口端具有半圆形开口。
进一步,所述加热喷胶装置和聚乙烯塑料挤出模具均处于缠绕机上玻璃钢螺旋环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加热喷胶装置具有数个喷胶喷头、红外加热管,喷胶喷头喷出防水粘接剂,外红加热管加热温度为190℃。
进一步,所述缠绕机上设有张力控制装置和管道模具连接板。
进一步,所述玻璃纤维是由无碱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针织毡复合而成,复合时经过浸润槽浸润处理。
进一步,所述无碱玻璃纤维为置于玻璃纤维拉挤纱架上的玻璃纤维拉挤纱依次经过玻璃纤维导线环架、玻璃纤维导线网板和玻璃纤维排线杆引出。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针织毡由针织毡支架引出。
优选地,所述浸润槽添加有固化体系的聚酯不饱和树脂或环氧树脂。
本发明生产的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把聚乙烯的耐腐蚀性、易加工成型和回收利用的优点与玻璃钢的高耐腐蚀性,高强度、弹性模量高和易成型的特点集合一起,使复合成型的管材具有易加工,耐腐蚀,高强度、低成本、不易变形和回收再利用等优点。
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碱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针织毡分别引出后,复合并置于浸润槽中浸润处理;
浸润后的玻璃纤维通过拉挤模具,加热成型玻璃钢带条;
成型后的玻璃钢带条通过滚弯装置使其弯曲成所需的螺旋状;
玻璃钢螺旋环在缠绕机的旋转下不停地向前推移,并经过加热喷胶装置,向玻璃钢螺旋环喷涂防水粘接剂,同时利用红外加热管进行加热,并由张力控制装置控制玻璃钢螺旋环的螺旋圈尺寸;
经过加热喷胶装置处理后的玻璃钢螺旋环通过聚乙烯塑料挤出模具的出口处时,聚乙烯塑料挤出模具挤出的聚乙烯包覆在玻璃钢螺旋环的内外壁;
冷却后即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
本发明利用玻璃钢代替传统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中的钢材,玻璃钢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易成型的的特点,综合成本明显优于钢材。因此,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复合管材,可完美替代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具有防腐蚀性能更强,使用寿命更长,综合成本更低等优点,市场推广价值高,实用前景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璃纤维导线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玻璃纤维导线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拉挤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两层聚乙烯层24包覆于玻璃钢层21的内外侧,结构与传统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一致,区别在于将钢带替换成玻璃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附图1~4示出了聚乙烯玻璃钢复合成型螺旋波纹管的加工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阳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阳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5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产丁二烯的方法
- 下一篇:模具工件的角度可调整的磨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