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保温板墙体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167.8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江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建耐尔特(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谭江昕 |
主分类号: | E04B1/76 | 分类号: | E04B1/76;E04B1/80;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保温 墙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外墙保温的真空保温板墙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保温板因其很低的导热系数0.008-0.015 W/m.k,在建筑墙体保温中逐渐得到应用。真空保温板的研究是从1972年开始的,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等国家。目前在冰箱、制冷行业已普遍应用,欧洲国家在建筑上已在三年前开始应用,从德国慕尼黑样板工程的跟踪检测结果显示,用真空板做完保温的工程,其每年的能耗仅为慕尼黑城市平均能耗的1/10。
真空板优异的保温性能使得在国内的建筑行业已开始批量应用、按国外标准真空板保温效果相当于常规聚苯板的4倍,挤塑板的3倍,聚氨酯的1.8倍。
真空保板在外墙外保温中使用、其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但也存在极大缺陷:1、真空保温板主要由无机材料如四氯化碳烧干粉加混合玻璃纤维材料装在铝箔袋中抽真空而成,抽真空后铝箔袋和芯材是通过真空吸力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由于铝箔玻纤布很薄,运输,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极易破损,漏气后真空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可升至超过水泥的导热系数0.98w/m.k-1.23 w/m.k,从而失去保温板的意义。2、真空保温板因其材料,工艺等原因每块大小、薄厚均有差异且保温板的面积只能做的较小,基本尺寸在400×600、600×800mm左右。大面积的外墙使用需成千上万块真空板的拼接,大量的铝箔拼缝出现大量的冷桥,使墙体的整体保温系数和均匀性变差。3、真空板不能切割,门窗、转角、凸凹处、拼接的头尾处等没有合适尺寸和形状的真空板粘贴而留有许多空间和接缝。施工后保温一致性很差、容易造成极不均匀的热胀冷缩使得真空板的寿命大幅下降或失效。4、真空板的施工是在真空板表面抹上聚合物粘结胶浆,然后贴在外墙基面上,要求抹胶面积要占真空板的40~60%。这种工艺虽然能够达到规定标准,保证板自身处于正风压时的粘结强度,但是一旦处于负风压的频振状态下,就有可能从真空板粘贴表面撕裂或真空度下降而报废。而且水泥砂浆凝固后有一定的收缩形成抓拔力,拉结力,很容易使仅有零点几个毫米厚度的铝箔包裹、靠真空度支撑强度的真空保温板漏气,从而由于真空度降低失去真空板的保温优势。5、外墙的表面所承受的力都集中到了真空板板的表皮上,而零点几毫米厚度的铝箔是受力被破坏的最薄弱环节。德国行业规范证明只要STP板内部压强在100Pa之下,就能保证其导热≤0.015W/(m·k)。在使用过程中,真空板表皮的破损、漏气及材料空隙和平均真空度等原因,真空板板的内部还会产生小部分的气体从而使真空板绝热保温性能显著下降或失效。6、真空绝热保温板墙面保温工程的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水泥砂浆抹平—配置粘接砂浆—粘贴真空板—接缝部位和空白点处理—抹第一遍专用抹面胶砂浆—铺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抹第二遍专用抹面胶浆—整体检查验收—饰面层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建耐尔特(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谭江昕,未经华建耐尔特(北京)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谭江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控制的夹具
- 下一篇: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填充材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