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红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2030.2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2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元;郑万裕;高祥照;李清临;张顺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德元;郑万裕;高祥照;李清临;张顺来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13/02;C08K3/22;C08K3/3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14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光 寿光 转换 多功能 地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渉及一种含有高分子物质的薄膜,进一步涉及一种转红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
背景技术:
作物生命活动的全部能量来源和主要物质来源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其它色素所吸收的光能只能传递给叶绿素以后才能引起化学反应。占植物干重90-95%有机物质是来自光合作用,因此,如何使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能以进行光合作用,对农作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作物的生长作用效果不同,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很低的,约为1%,可见提高光能利用率对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性。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地膜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但普通地膜只是被动的利用太阳能,无法最大限度的实现能量利用。
太阳光是不同波长成的复合光,不同波长光的能量不同,对农作物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农作物对光谱的要求和反应也不同。根据农作物光合作用特点,主动地利用太阳光能,通过改善农作物外部的生长和发育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增强有效光质,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作物生化效应好,把更多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蓄积在有机物中,使农作物进一歩增加积累。达到农作物增产的目的。
波长420-480nm的蓝紫光可以使苗健状,促使作物产生更多的叶绿素,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作物的光飽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减少消耗,增加积累。
使叶片面积和厚度增加,农作物长得植株茎茁壮,枝叶繁茂,果实硕大,极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蛋白质与非糖类如淀粉的积累。
波长620-680nm的红橙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效率,有利于糖类的积累。红外光具有抵消红光的拮抗作用,减弱红外光的的桔抗作用,强化了叶绿体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物量的增加,提高品质,增加产量。
300-380nm的紫外光不仅对作物的生长无好处,还会使作物发育不良、体质变差、降低抗逆能力、使作物容易染病、阻滞作物的生长。较长波长的紫外光部分对农作物有刺激作用,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果实的成熟,并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影响最大,使果实香甜而且增加产量。
叶片是作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基地,作物各器官组织所需的养料主要是由叶片供应,作物能够保持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完全依赖于体内的有效运输结构,作物的光合产物有就近分配的特点,下位叶片部造的同化物主要供给到植株的下位部分及根部,使幼苗根系发达,而上位叶片部造的同化物主要供输送到新叶、幼叶和顶部,使地上部生长高大,健壮。
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数值时,光合速率便达到最大值,此后,即使光照度继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在増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飽和现象。但由于作物是群体生长的,叶片相互交错,往往外部叶片已达到光飽和,但内部和下部叶片仍处于光飽和点以下,作物即使在中午阳光直射时也达不到光的飽和点,这正是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寿光转换功能地膜,该地膜具有光转换性和光选择功能,添加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将植物光合作用所不需要的或需要甚少的290-380nm的紫外光,及波长在550-489nm的黄绿光,通过光的迁移,转换,并发射出对作物有利的红光,蓝光。从而促进和提高了作物的光合效率,植物通过体叶绿素和胡萝人素吸收更多的有效的太阳的能量,同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糖类(包括淀粉,纤维素)并释放出氧气。完成生物量的积累,在同等管理和不增投入的情况下,达到提高品质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第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德元;郑万裕;高祥照;李清临;张顺来,未经刘德元;郑万裕;高祥照;李清临;张顺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20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干靠接法
- 下一篇:一种磺酰胺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