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电源及其转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51492.2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可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吕乾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源 及其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移动电源,是数码产品、小电器、小充电电气等电气供电或充电的电源,是一种备用电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移动电源的转换装置,转换装置能与电池包组合成移动电源。
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二次电池按材质分,主要有铅酸电池、镍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锂二次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等;二次电池按形状分,主要有柱状电池和片状电池。移动电源主要采用锂二次电池,如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和聚合物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移动电源,其壳体内设置有一个的锂二次电池或多个并联的锂二次电池、与电池相连的DC-DC升压电路板、DC-DC升压电路板上设有输出电压为DC5V的输出接口,移动电源能通过连接线为数码产品、小电器供电或充电,是这些小电气的备用电源。
这种移动电源的锂二次电池通常是装在移动电源壳体内的,锂二次电池通常不能与移动电源进行简单地分离,移动电源的电池容量是一定的,它取决与内置二次电池的容量,一般的用户是不能更换电池和增容升级的。这种移动电源只能为输入电压为DC5V的小电气供电或充电,因此这种移动电源的应用面比较小、利用率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也较高。
这种移动电源上市的时间也不长,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社会上的移动电源的品质良莠不齐。这种移动电源中的锂二次电池的成本约占移动电源总成本的70%,一些不法厂商为追求高额利润,采用劣质的锂电池,就可能会导致用户在使用中发生锂电池爆炸和燃烧的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这进一步影响了用户对这种移动电源的购买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移动电源和移动电源的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移动电源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移动电源,它由转换装置和与之适配的电池包构成,转换装置的壳体内设有DC-DC变压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输出电压为DC3.0~5.5V的输出接口,电池包上设置有包容在电池包壳体内的二次电池及电池包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转换装置适配的电池包为额定电压≥6V的电池包,优选为锂二次电池电池包,转换装置与电池包上设有相应的连接接口,可实现转换装置与电池包的接合和分离,转换装置内的DC-DC变压电路板为与适配的电池包相应的DC-DC降压电路板,优选为电感降压电路板。
移动电源由转换装置和与之适配的电池包两部分构成,转换装置和电池包是移动电源可接合可分离的两部分,两者可根据需要进行接合与分离,转换装置与电池包接合和分离是指两者间机械结构与电路的接合和分离,转换装置与电池包上设有相应的连接接口,用户只要通过简单动作无须使用工具就能实现转换装置与电池包接合和分离,方便用户操作使用。锂二次电池具有放电电压稳定、体积小、容量高、便于携带的优点,因此优选锂二次电池电池包。这种移动电源的电池包是用户可以更换的,也是可以通过配备第二个电池包或容量更大的电池包实现对移动电源进行增容升级的,因此用户的可选择范围比较大。这种移动电源的输出电压为DC3.0~5.5V,既能为数码产品、小电器、小充电电气等电气供电或充电,又能为是相对独立的电池包,输出额定电压≥6V的直流电为其它电气供电或充电,因此移动电源和电池包的应用面较广,电池包的利用率较高。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移动电源的电池包是可以更换的,也是可以增容升级的。同时移动电源和电池包的应用面也较广,电池包的利用率也较高,这样可以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是比较环保的。
转换装置与电池包上设有相应的连接接口,用户只要通过简单动作无须使用工具就能实现转换装置与电池包接合和分离,方便用户操作使用。转换装置内的DC-DC变压电路板的输入电压≥6V,而输出电压为DC3.0~5.5V,因此转换装置内的DC-DC变压电路板为与适配的电池包相应的DC-DC降压电路板。电感降压电路有较高转化效率,且电路也不十分复杂,成本也不高,选用电感降压电路板是比较理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吕乾,未经蔡吕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桩码头受损基桩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水型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