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微波速效蒸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1304.6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琤;张玲;何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琤;张玲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陈瑞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微波 速效 蒸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环境应急和采样人员使用的轻便、简易、快捷的微型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全球工业极大膨胀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也在急剧上升,2006年仅中国环保总局接到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总计49起,涉及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面对众多的紧急突发事件,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如山,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迫在眉睫。在样品分析检测上,对于建立简便、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和设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水体中(总)氰化物、挥发酚、甲醛、氨氮,在实验分析的时候,前两者是必须经过蒸馏的处理后方可比色,后两种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蒸馏预处理后方可比色。在时间紧急,地区偏远的郊区和野外、设备落后或者暂时无法建立精密检测条件的情况下,环保专用的便携式的蒸馏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经有较好的便携式的分光光度计(如哈希型号光度计),结合这种分光光度计,可以很迅速、精准地报出分析结果。
实验室现有的蒸馏装置比较老旧,主要采用电炉加热,冷凝水回流,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接收,耗时耗力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微型微波速效蒸馏仪,它是适用于环境应急和采样人员使用的轻便、简易、快捷的微型蒸馏装置,采用微波热源,在几分钟内将样品处理完全,并可防止蒸馏液倒吸。采用的微波炉可使用锂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具有控温编程、定时功能。它环保节能,省人力省物力,同时省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微型微波速效蒸馏仪,包括微波炉(1)和吸收瓶(12),微波炉(1)中放置有微波瓶(2),微波瓶(2)的瓶口塞有微波瓶塞(3),氮球下连接(4)的下部插套在微波瓶塞(3)上且与微波瓶(2)相通接,氮球下连接(4)的上部插套有氮球塞(5),氮球(6)插套在氮球塞(5)上;
氮球(6)通接压力可调节的压力阀(15),压力阀(15)通接第一吸收瓶(16),这样形成第一种工作状态;
连接管(7)一端通接氮球(6),冷凝管(9)环绕在连接管(7)的周缘,连接管(7)的另一端对着吸收瓶漏斗(11)或吸收瓶第一漏斗(13),冷凝管(9)固定在冷凝箱(8)中,冷凝箱(8)固定在冷凝箱支架(10)上,吸收瓶塞(14)盖在第二吸收瓶(12)的瓶口上,吸收瓶漏斗(11)和吸收瓶第一漏斗(13)均插套在第二吸收瓶塞(14)上,这样形成第二种工作状态。
所述冷凝管(9)呈螺旋状固定在冷凝箱(8)中。
所述微波炉(1)使用锂电池或太阳能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是适用于环境应急和采样人员使用的轻便、简易、快捷的微型蒸馏装置,采用微波热源,在几分钟内将样品处理完全,并可防止蒸馏液倒吸。采用的微波炉可使用锂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具有控温编程、定时功能。它环保节能,省人力省物力,同时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微波炉;2、微波瓶;3、微波瓶塞;4、氮球下连接;5、氮球塞;6、氮球;7、连接管;8、冷凝箱;9、冷凝管;10、冷凝箱支架;11、吸收瓶漏斗;12、第二吸收瓶;13、吸收瓶第一漏斗;14、吸收瓶塞;15、压力阀;16、第一吸收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4所示,微型微波速效蒸馏仪,包括微波炉1和吸收瓶12,微波炉1中放置有微波瓶2,微波瓶2的瓶口塞有微波瓶塞3,氮球下连接4的下部插套在微波瓶塞3上且与微波瓶2相通接,氮球下连接4的上部插套有氮球塞5,氮球6插套在氮球塞5上;
氮球6通接压力可调节的压力阀15,压力阀15通接第一吸收瓶16,这样形成第一种工作状态;
连接管7一端通接氮球6,冷凝管9环绕在连接管7的周缘,连接管7的另一端对着吸收瓶漏斗11或吸收瓶第一漏斗13,冷凝管9固定在冷凝箱8中,冷凝箱8固定在冷凝箱支架10上,吸收瓶塞14盖在第二吸收瓶12的瓶口上,吸收瓶漏斗11和吸收瓶第一漏斗13均插套在第二吸收瓶塞14上,这样形成第二种工作状态。
所述冷凝管9呈螺旋状固定在冷凝箱8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琤;张玲,未经张琤;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