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高压快关式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50967.6 | 申请日: | 2013-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达船用阀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4 | 分类号: | F16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高压 快关式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止阀,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手动应急机构的快关截止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快关截止阀包括截止阀、动力缸,由动力缸驱动实现截止阀的打开或关闭。但一旦动力缸出现异常,无法正常地实现截止阀的打开或关闭,这时,一般需将动力缸与截止阀拆开后,手工移动截止阀阀杆来打开或关闭截止阀,这一过程不但费事,而且耗时较长,情况紧急时可能会造成较大损失。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283284.4的“快关式截止阀自备应急卸荷机构”公开了一种快关式截止阀手动应急机构,在动力缸中设置手动轴向移动机构,在动力缸出现异常时,通过手动轴向移动机构进行应急处理,采用这种手动应急机构的快关截止阀可以完成快关截止阀的应急操作,但存在着缺陷:设置在动力缸内,结构复杂,同时也增加了密封的难度。
另一方面,现有快关截止阀的启闭件是塞形的阀瓣,密封面呈平面或锥面,密封面与阀体材料相同。这种快关截止阀密封性好,密封面间磨擦力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地各种工业管网中。但现有快关截止阀的密封结构在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中使用时,高温、高压介质容易损伤密封面,影响快关截止阀的密封性,缩短快关截止阀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手动应急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阀瓣、阀座密封面耐高温、高压的耐高温、高压快关式截止阀。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耐高温、高压快关式截止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盖、阀瓣、阀座和手轮,所述阀杆向上贯穿阀盖,与手轮连接;所述阀瓣连接在阀杆的下端,阀座嵌装在阀体内;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手动应急机构;伸出所述阀盖的阀杆侧面设有径向销轴;所述阀盖与阀杆配合处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上设有向上的开口槽,与销轴配合构成轴向定位机构,并与手轮一起构成所述手动应急机构;所述开口槽的深度大于截止阀应急开启时阀杆需上升的高度;所述阀瓣凸形球形密封面与阀座凹形球形密封面紧密配合,形成球形密封面密封;所述阀瓣凸形球形密封面、阀座凹形球形密封面上设有合金金属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合金金属层为硬质合金金属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 手动平移机构设置在阀盖上,无需动力缸,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 手动应急操作方便、快捷。
3. 阀座、阀瓣密封面上设有合金金属层,使得阀座、阀瓣密封面耐高温、高压,显著提高了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耐高温、高压快关式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杆4、阀盖6、阀瓣3、阀座2、手轮7和手动应急机构,阀杆4向上贯穿阀盖6,与手轮7连接;阀瓣3连接在阀杆4的下端,阀座2嵌装在阀体1内;伸出阀盖6的阀杆4侧面设有径向销轴9;阀盖6与阀杆4配合处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10,凸台10上设有向上的开口槽11,与销轴9配合构成轴向定位机构,并与手轮7一起构成手动应急机构;开口槽11的深度大于截止阀7应急开启时阀杆4需上升的高度。
阀瓣3凸形球形密封面与阀座2凹形球形密封面紧密配合,形成球形密封面密封;阀瓣3凸形球形密封面、阀座2凹形球形密封面上设有合金金属层5,本实施例中,合金金属层5为硬质合金金属层,硬质合金金属层焊接在阀座2上。
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理:需手工打开截止阀7时,手工提起手轮7,使阀杆4连同销轴9向上移动,当销轴9到达凸台10上端面时,将手轮7转动40°~90°,松开手轮7,销轴9在阀杆4下端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确保销轴9与凸台10上端面的配合具有锁紧力;当需手工闭合截止阀7时,手工转动手轮7,使销轴9重新落入开口槽11中,在阀杆4下端压缩弹簧12的作用下下移,实现截止阀7的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达船用阀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达船用阀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