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密封盖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0292.5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伟;杜建;刘坤;徐伟;赵娟;崔普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易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密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密封扣式锂电池的密封盖组件。
背景技术
一次性柱式锂电池是国家推广生产的高新产品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其高比能量、开路电压高、工作电压平稳、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储存命长、无公害等优良品质,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一次性柱式锂电池发展到现在有五十多个规格品种,其中扣式锂电池也是柱式锂电池的一种,它的优点轻巧,便于携带等,使用时正负极插在电路板上。
扣式锂电池的密封盖组件是扣式锂电池一个关键部件,通过将盖组件压入外壳中,再将盖组件与电池的外壳通过氩弧(或激光)焊接密封,其中盖组件的正极柱通过玻璃绝缘子烧结于盖板的正极柱孔中,而盖组件的负极柱则采用压焊或者铆接的形式连接于盖板上。在使用中发现,采用压焊连接的负极柱与盖板之间,由于接触面积小、存在焊接不牢的现象,易造成电池失效;而采用铆接连接的负极柱与盖板之间,则存在漏气、密封性差,易松动的现象,从而造成电池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盖组件的负极柱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差,易造成电池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密封盖组件,包括盖板,盖板上设有玻璃绝缘子,玻璃绝缘子中连有正极柱,其特征在于盖板上还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中连有负极柱,负极柱与连接孔的配合处设有焊料将其焊接连接。
所述的焊料可做成铅焊料环,将其套在负极柱与盖板连接的根部,通过加热、熔化的铅焊料环在毛细管作用下流入负极柱与盖板的缝隙内,冷却后,将连接孔与负极柱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孔可以为通孔或盲孔。
所述盖板可为矩形盖板,也可为圆形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增加了负极柱与盖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负极柱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确保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下面便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密封盖组件,包括盖板2,盖板上设有玻璃绝缘子4,玻璃绝缘子中连有正极柱3,所述盖板一侧上设有注液孔5,盖板另一侧上还设有连接孔2a,连接孔中设有负极柱1,负极柱1与连接孔2a的配合处设有铅焊料环,通过加热铅焊料环将负极柱1与连接孔2a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通过将负极柱一端纤焊于盖板的连接孔中,即保证了负极柱与盖板连接孔的密封性,又提高了负极柱与盖板的连接强度。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圆形、矩形等玻璃封接系列密封盖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易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易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0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