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48753.5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生;毛晓明;李达明;邝以云;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 kv 大功率 电机 配电 线路 无功 补偿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还涉及一种应用该无功补偿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规模的扩大,交流大功率异步电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10kV大功率异步电机接入我国配电线路中,其启动时启动电流达额定电流的3倍以上,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因此常造成配电线路沿线电压在大功率电机启动期间严重跌落,影响配电线路上其它负荷的正常供电。
采用在大功率电机启动期间接入无功补偿电容以补偿电机启动时消耗的大量无功,能够减小电机启动对配电线路电压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依据公知的无功就地补偿原则,无功补偿电容在大功率电机所在的电房进行接入。
但是,经过大量对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实际检测,发现上述从电机电房接入无功补偿电容的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配电线路电压跌落的幅度,但是配电线路主干线的线路末端电压相对于线路送端电压,即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仍然有较大幅度的跌落,并且大功率电机与线路末端之间的配电线路节点电压提升困难,对大功率电机所在配电线路的沿线居民、企业正常用电仍存在较大影响,未能满足可靠供应优质电能的需求。
经分析,上述无功补偿方法存在不足是因为将无功补偿电容的补偿地点设在电机电房,此时电房电位虽得到提升,但电机端电压的提高伴随着启动电流的增大,这又促使配电线路主干线路上沿线各点电压下降,特别是配电线路位于大功率电机接入位置后的节点电压提升困难,使得接入无功补偿电容对线路电压的稳定作用未能如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无功补偿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法,于大功率电机启动期间,在大功率电机所在的配电线路中接入无功补偿电容,以降低配电线路的末端电压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功补偿电容在配电线路主干线的线路末端位置接入。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开关和无功补偿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功补偿电容通过所述开关在配电线路主干线的线路末端位置与配电线路电气连接,所述开关在大功率电机启动期间闭合,将所述无功补偿电容接入配电线路中,以降低配电线路的电压降,并在大功率电机启动完成后断开,将所述无功补偿电容从配电线路中切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选取配电线路主干线的线路末端,即10kV配电线路终端常开联络点位置作为无功补偿电容接入配电线路的位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机的无功补偿电容依据无功就地补偿原则在电机电房接入,本发明在选用与现有技术同等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的前提下,对电机启动期间配电线路电压的提升作用显著提高,配电线路位于电机接入位置与线路末端之间的配电段电压更为稳定、易于提升。因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机的无功补偿电容采用无功就地补偿原则设置的技术偏见,能够提高对配电线路电压的稳定作用;并且由于无功补偿电容的容量较大,各容量间电容价格差异大,而在对线路末端电压提升同等幅度的前提下,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所需的无功补偿电容容量大大减小。因此,本发明还具有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第二,本发明普遍适用于我国现存的10kV配电线路,无论是否符合《广东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供电距离不得超过15km的配电线路均能实现,具有适用性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示意图;
图2为采用现有的无功补偿方法的10kV大功率电机配电线路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含10kV大功率电机的配电线路示意图;
图4为采用现有的无功补偿方法的10kV大功率电机配电线路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7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