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固态存储系统FTL写入及读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661.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李友佳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压缩 功能 固态 存储系统 ftl 写入 读取 方法 | ||
1.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固态存储系统FTL写入方法,该固态存储系统包括压缩前缓存、数据压缩单元、压缩后缓存、地址映射表、数据压缩FTL,以及存储单元,该写入方法包括步骤:
固态存储系统接收并解析写入指令;
固态存储系统将待写入数据缓存到压缩前缓存中;
数据压缩单元将压缩前缓存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并将压缩完的数据存入压缩后缓存中;
数据压缩FTL对压缩数据块进行地址映射管理、垃圾收集及损耗均衡操作;
固态存储系统将该压缩后缓存中的数据写入该存储单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存储系统FTL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数据压缩FTL对压缩数据块进行地址映射管理、垃圾收集、损耗均衡操作”中,如果待写入数据块压缩后无法正好填满一个完整的存储单元,则将待写入压缩数据块分为第一压缩数据块和第二压缩数据块,并将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写入一第一存储单元的尾部存储空间内,将该第二压缩数据块写入一第二存储单元的头部存储空间内,同时在该第一压缩数据块之后添加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在第二压缩数据块之前添加第二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该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表示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对应的第二压缩数据块所在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该第二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表示第二压缩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所在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
3.一种与权利要求1对应的固态存储系统的读取方法,包括步骤:固态存储系统接收并解析读取指令;
数据压缩FTL从地址映射表中查询待读取数据的逻辑地址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
固态存储系统将待读取的数据缓存到解压缩前缓存中;
对存储于解压缩前缓存中的压缩数据块进行解压缩,解压缩后的数据存放到解压缩后缓存中;
固态存储系统将解压缩后缓存中的数据传输至读取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存储系统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数据压缩TFL从地址映射表中查询待读取数据的逻辑地址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中,如果所需读取的数据块只有压缩数据块的第一压缩数据块,则数据压缩FTL根据存储在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内的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找到包含对应的第二压缩数据块的存储单元,并读出第二压缩数据块到解压缩前缓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存储系统的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对存储于解压缩前缓存中的压缩数据块进行解压缩,解压缩后的数据存放到解压缩后缓存中”,包括解压缩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和该第二压缩数据块,并形成待读取数据。
6.一种具有压缩功能的固态存储系统FTL写入方法,包括:当待写入数据无法填满一个完整的存储单元时,将待写入压缩数据块分为第一压缩数据块和第二压缩数据块,并将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写入该固态存储系统的第一存储单元的尾部存储空间内,将该第二压缩数据块写入该固态存储系统的第二存储单元的头部存储空间内,并在地址映射表中,以该第一压缩数据块所在的第一存储单元物理地址作为该待写入数据的物理映射地址。
7.如权力要求6所述的具有压缩功能的固态存储系统FTL写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该第一压缩数据块之后添加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在第二压缩数据块之前添加第二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该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表示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对应的第二压缩数据块所在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该第二存储单元链接指针表示该第二压缩数据块对应的第一压缩数据块所在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
8.一种与权利要求7对应的固态存储系统的读取方法,包括:读取第一压缩数据块,并根据存储在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内的第一存储单元链接指针,找到对应的第二压缩数据块,并将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和该第二压缩数据块解压形成待读取数据。
9.一种与权利要求7对应的固态存储系统的读取方法,包括:读取第二压缩数据块,并根据存储在该第二压缩数据块内的第二存储单元链接指针,找到对应的第一压缩数据块,并将该第一压缩数据块和该第二压缩数据块解压形成待读取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6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梁起吊吊具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