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509.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本田健作;佐藤祐司;堀田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这种侧气囊装置通过使气囊在就
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侧面展开并膨胀,防止乘员因冲击受到伤害。
背景技术
这种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充气器。气囊以折叠状态连同充气器一起装入车辆座椅的靠背中。当从横向对侧门等施加冲击时,充气器将膨胀气体供入气囊。据此,以气囊的一部分留在靠背中,使气囊从汽车座椅中伸出。气囊从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空间向前展开并膨胀。气囊在展开并膨胀的状态下位于乘员与凸出进入乘员室的车身侧部之间。结果,气囊约束乘员,并且缓冲从侧面传至乘员的冲击。
侧气囊装置保护乘员从腰部到胸部的区域。此外,周知乘员腰部的耐冲击性高于胸部的耐冲击性。所以,适宜的是,作用于乘员胸部的冲击比作用于腰部的冲击更为减小。据此,提出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其包括经由连通道彼此连接的上侧保护膨胀部和下侧保护膨胀部、以及设置在连通道中的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膨胀气体从下侧保护膨胀部向上侧保护膨胀部的流出。
根据这种结构,与上侧保护膨胀部相比,将更多的膨胀气体供给下侧保护膨胀部。在这种情况下,与位于乘员胸部附近的上侧保护膨胀部相比,位于乘员腰部附近的下侧保护膨胀部以更高的内压展开并膨胀。止回阀限制下侧保护膨胀部中的膨胀气体向上侧保护膨胀部流出。所以,下侧保护膨胀部的内压维持处于较高的状态。另外,在上侧保护膨胀部中设置通气孔,用于将上侧保护膨胀部中的过剩膨胀气体释放至气囊外部。据此,将上侧保护膨胀部的内压调整处于适当值。以这种方式,根据乘员身体侧面的耐冲击性,使气囊的各膨胀部以适当压力展开并膨胀。因此,能有效地防止乘员的腰部和胸部受到冲击伤害。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262261中所描述的一种侧气囊装置,在上侧气室中设置有分隔部。在上侧气室中形成有弯曲成半环形状的管状气室。根据这种侧气囊装置,供至上侧气室的膨胀气体沿管状气室向上流动,并随后向下流动。所以,使上侧气室沿乘员的臂、肩、颞相继展开并膨胀。乘员上身上部的耐冲击性并不相同。例如,肩部的耐冲击性高于胸部的耐冲击性,并低于腰部的耐冲击性。另外,胸部后半部的耐冲击性高于前半部的耐冲击性。
在这方面,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262261,虽然使上侧气室按确定的次序展开并膨胀,但上侧气室的内压无论哪个部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并没有考虑乘员上身各部位在耐冲击性方面的差异来设定上侧气室的压力分布。不仅仅是小汽车,对于配备有侧气囊装置的各种车辆,此问题普遍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通过考虑乘员身体各部位耐冲击性方面的差异得到膨胀部的压力分布,能有效地防止乘员受到冲击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气囊的侧气囊装置。该气囊具有腰部保护膨胀部、上游膨胀部、以及下游膨胀部,由膨胀气体使这些膨胀部膨胀。腰部保护膨胀部在就坐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腰部侧面展开并膨胀。上游膨胀部经由连通道与腰部保护膨胀部的上侧相邻,以及,以低于腰部保护膨胀部内压的内压展开并膨胀。下游膨胀部经由平面状分隔件与上游膨胀部的前侧相邻,以及,由已经通过上游膨胀部的膨胀气体使下游膨胀部展开并膨胀。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中的至少一个是胸部保护膨胀部,该胸部保护膨胀部在乘员胸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在连通道中设置止回阀,该止回阀限制膨胀气体从腰部保护膨胀部向上游膨胀部流出。在分隔件中设置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开口和一对阀体元件。在由上游膨胀部约束乘员之前,使阀体元件因受到上游膨胀部中膨胀气体的推压而互相接触,从而限制膨胀气体在开口处流动。当由上游膨胀部约束乘员时,随着约束乘员产生的外力使阀体元件挠曲并彼此分开,从而,允许膨胀气体在开口处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乘员和车辆座椅;
图2是示出汽车座椅、乘员、以及车身侧部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俯视图;
图3是示出装入靠背收纳部中的气囊模组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图4是示出气囊组件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气囊模组的侧视图;
图5是沿图4中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气囊的局部剖视俯视图,气囊在伸出汽车座椅之后展开并膨胀;
图7是处于未膨胀的展开状态下的气囊从内部观察的局部剖视侧视图,还示出了汽车座椅和乘员;
图8是从肩部保护膨胀部观察的展开膨胀的气囊的剖视图;
图9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局部剖视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台式低温低压注胶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动转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