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8384.X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民;郑元;孙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阵 变换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矩阵式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矩阵式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是一种含有m×n个双向开关拓扑结构的新型“绿色”交-交变频器,因其结构简单、能量可以双向流动、输入功率因数可调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典型拓扑结构是三相输入-三相输出矩阵式驱动器,如图1所示。
目前,矩阵式变换器的实用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主要因素包括:一、矩阵式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二、调制策略复杂以及开关损耗大。因此简化调制策略提高电压传输比是矩阵式变换器能否实用化的关键。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改进调制策略来达到提高矩阵式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目的,通过减少换流步数来达到减小开关损耗的目的。
矩阵式变换器的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调制策略,但其最大电压传输比也只有0.866,提高电压传输比的研究主要采用间接空间矢量的过调制策略。过调制技术虽然是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达到了0.91,但是因为过调制技术是一种非线性调制技术,在提高电压传输比的同时导致了输出波形谐波畸变严重,而且增加了控制算法的复杂度,不利于实时控制。
在换流策略方面矩阵式变换器的传统四步换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为了减少换流步数缩短换流时间近年来虽有不少对两步换流技术的相关报道,但是都必须基于极为精确的检测装置和复杂的换流算法,因此两步换流策略可靠性低、成本高、算法复杂不利于实时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阵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解决现有矩阵式变换器控制技术中存在电压传输比低、开关损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将常规的三相输入三相输出矩阵式变换器等效为一个虚拟整流器和一个虚拟逆变器的虚拟连接,然后按照输入线电压最大值原则,将矩阵式变换器等效为6个相同的逆变器,每个逆变器是从9组双向开关中选择相应的6组双向开关作为逆变器的工作开关,而其余三个双向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此时虚拟整流级采用虚拟不可控整流控制策略,能够获得最大的虚拟直流母线电压,逆变级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SVPWM)进行调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矩阵式变换器在传统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控制下在线性调制范围内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将矩阵式变换器在线性调制范围内的电压传输比从原来的0.866提高到了0.955。
2、本发明解决了矩阵式变换器在传统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控制下开关损耗大的问题,将开关损耗减小到了原开关损耗的50%。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三相-三相矩阵式变换器主电路拓扑;
图2为三相-三相矩阵式变换器的等效虚拟整流和虚拟逆变拓扑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区间划分方法;
图4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1#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5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2#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6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3#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7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4#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8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5#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9为本发明矩阵式变换器三相输入电源电压处于6#区间时的等效逆变器;
图10为传统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图11为矩阵式变换器逆变级采用的电压空间矢量六个扇区划分;
图12为矩阵变换器逆变级输出电压矢量处于六个扇区中的任意一个扇区时的合成原理图;
图13为矩阵式变换器采用传统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在一个完整载波周期ts内实现时的9个状态;
图14为矩阵式变换器采用虚拟不可控整流调制策略在一个完整载波周期ts内实现时的5个状态;
图15为三相-三相矩阵式变换器样机平台结构图;
图16为矩阵式变换器样机实验输入线电压波形,输入三相线电压有效值为150V,50Hz;
图17为矩阵式变换器样机采用传统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控制输出50Hz时的线电压波形;
图18为矩阵式变换器样机采用传统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策略控制输出100Hz时的线电压波形;
图19为矩阵式变换器样机采用新型虚拟不可控整流调制策略控制输出50Hz时的线电压波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婴儿灯
- 下一篇:多角度视觉变化型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