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8264.X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轨道钢梁的起吊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大部分的行车轨道钢梁的吊装一般采用两种吊装方案,一种是钢梁上焊接吊耳进行吊装,另一种是采用绳索捆扎方式进行吊装,这两种吊装方式都存在弊端:前者相对安全但是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割除吊耳,且需打磨干净并补漆,否则影响吊车轨道的安装平整度;后者吊装时钢梁容易倾覆滑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钢丝绳易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吊装完毕后还需要进行割除吊耳等冗余工作的问题,并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用于吊装行车轨道钢梁,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设有若干轨道压板,所述轨道压板中设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连接,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块钢板、设置于所述钢板上的吊耳、起吊装置和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与所述吊耳的钢丝绳,所述钢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螺栓孔将所述钢板固定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上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轨道压板的螺栓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数量为两块,所述两块钢板的位置相对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的中心位置对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吊装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方法包括:
步骤一:建造所述行车轨道钢梁的模型,并做测试,根据所述行车轨道钢梁的重量选择合适尺寸的钢板与所需螺栓的数量,以满足所述行车轨道钢梁所需的拉力及剪切力;
步骤二:通过将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螺栓孔拧入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中,将所述钢板固定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
步骤三:将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吊耳上,将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起吊装置上;
步骤四:控制所述起吊装置吊装所述行车轨道钢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吊装装置利用行车轨道钢梁本身就具有的轨道压板中的螺栓孔,使得无需在行车轨道钢梁上另外打孔便可通过螺栓将钢板与行车轨道钢梁固定连接,再将吊耳固定设置于钢板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在行车轨道钢梁上焊接吊耳,而不得不产生的后续冗余的割除、打磨及补漆步骤,确保了行车轨道钢梁的安装平整度与吊装时间,并且降低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绳索捆扎吊装方式而产生的施工风险,提高了其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中的钢板与吊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中的钢板与吊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中的钢板安装于行车轨道钢梁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吊装装置在起吊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
1:行车轨道钢梁;11:螺栓孔;2:钢板;21:螺纹孔;3:吊耳;4:起吊装置;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吊装行车轨道钢梁,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设有若干轨道压板,所述轨道压板中设有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连接,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至少两块钢板、设置于所述钢板上的吊耳、起吊装置和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与所述吊耳的钢丝绳,所述钢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螺栓孔将所述钢板固定于所述行车轨道钢梁上,本发明提供的吊装装置利用行车轨道钢梁本身就具有的轨道压板中的螺栓孔,使得无需在行车轨道钢梁上另外打孔便可通过螺栓将钢板与行车轨道钢梁固定连接,再将吊耳固定设置于钢板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在行车轨道钢梁上焊接吊耳,而不得不产生的后续冗余的割除、打磨及补漆步骤,确保了行车轨道钢梁的安装平整度与吊装时间,并且降低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绳索捆扎吊装方式而产生的施工风险,提高了其吊装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