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温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8168.5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翦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翦宜军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G08C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朱水平;王婧荷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体温检测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幼儿园的非接触式物联网体温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体温检测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火车站、机场和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用于对如甲型H1N1(具有血球凝集素第1型、神经氨酸酶第1型的病毒)流感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等传染性疾病的监控和预防。这些装置大多使用红外线体温检测仪,通过接收人体红外辐射来检测体温,可以在一秒钟内快速完成体温测试,并在发现异常体温的时候提出警报,通知监控人员采取措施。但是,这些装置无法独立完成对体温异常人员的识别和记录,所收集的体温数据在无法识别对应人员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独立完成对体温异常人员的识别和记录的缺陷,提供一种关联的获取被测者体温和身份的体温检测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被测者体温的测温头和处理终端,所述测温头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将获取的被测者体温通过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到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包括和所述测温头的第一无线模块相对应的第二无线模块和身份识别器,所述身份识别器通过被测者携带的身份识别卡识别被测者身份,所述处理终端将获取的被测者体温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关联的储存。
该体温检测装置的处理终端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关联的显示被测者体温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所述显示屏为触屏。
该体温检测装置的处理终端还包括第三无线模块,所述第三无线模块将关联储存的被测者体温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传输给一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获取被测者体温的测温头和处理终端,所述测温头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身份识别器,所述身份识别器通过被测者携带的身份识别卡识别被测者身份,所述测温头将获取的被测者体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温通过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到处理终端,所述处理终端包括和所述测温头的第一无线模块相对应的第二无线模块,所述处理终端将获取的被测者体温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关联的储存。
本发明的体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被测者的体温,通过被测者携带的身份识别卡识别被测者身份,以及将获取的被测者体温和被识别的被测者身份关联的储存。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将体温数据与被测者身份关联,方便查询和分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由于本发明可作为一校园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同时,也对该校园管理系统进行描述。
图1为校园管理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校园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校园管理系统的管理装置示意图;
图4为物联网体温检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物联网体温检测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物联网体温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学生体温数据显示例图。
图8为在检测完体温后体温检测装置触屏上的显示例图。
图9为疫情监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考勤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集成了体温检测装置、考勤装置和门禁装置的校园管理系统的管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外观图。
图12为校车管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校园管理系统1的一具体实施例是基于互联网云系统的的技术方案,是一套集WEB(本意是蜘蛛网和网的意思。现广泛译作网络、互联网等技术领域)网页技术、手机短信、多媒体以及数据库技术的系统。该系统以软件为核心,连接管理校园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提供多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翦宜军,未经翦宜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8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