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分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845.1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明;徐继涛;王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共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3/00 | 分类号: | F25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519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分冷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分冷箱。
背景技术
空分系统是根据空气中不同组分沸点不同的原理,通过深冷方法,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氩气等气体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一套设备。工业中使用的气体,大部分都是空分系统分离提纯后得到的。空分系统包括过滤系统,压缩系统,预冷系统,净化系统,制冷换热系统和空气分离系统等几大部分,其中冷箱就存在于空气分离系统中。冷箱设计的好坏,对于一套空分系统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产品运行的稳定性和能量消耗量的多少。近年来,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工业气体的需求大量增加,致使空气分离设备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仅分离出气体的产量越来越多,而且纯度也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大。制造大量高纯度的气体,必然消耗巨大的能量。目前,空分系统中的冷箱基本都是方形冷箱,方冷箱的强度和刚度不高,冷箱内部无法抽真空,密封不好,导致保冷效率低,使冷箱内部工作的冷量严重流失,浪费了大量的能量,节能效果非常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保温效果好的空分冷箱。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空分冷箱,包括冷箱本体,所述冷箱本体呈圆柱形,其内设有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为真空,其内设有塔器,所述冷箱本体以及与所述冷箱本体连接的管路、阀门均为密封,所述冷箱本体内壁与所述塔器之间填充有珠光砂。
进一步的,所述冷箱本体由上、下两圆柱形箱体同轴连接,所述上箱体直径小于所述下箱体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冷箱本体通过密封的接管与真空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椎形连接件,所述椎形连接件为空心的圆台,所述圆台的端口分别与所述上、下两圆柱形箱体的开口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椎形连接件的锥形角度为5-2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连接为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
本发明将冷箱冷箱本体设计为圆柱形,提高了冷箱的强度和刚度,使冷箱能够抵抗外部的大气压,从而将内部抽成真空而不会被压扁或变形。而且,使用圆柱形冷箱比使用方形冷箱可以节省近一半的材料,节约能源,使产品更具经济性。
将圆柱形冷箱内部抽成真空,可以很好的减少冷箱内部冷量的损失,节约了诸如电能等大量能源,不仅提高了经济性,而且也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分冷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分冷箱,包括冷箱本体1,在冷箱本体1内设有用于空气分离的各种塔器以及与塔器连接的管道,冷箱本体1呈圆柱形,在冷箱本体1与各种塔器以及管道之间抽成真空,且将各种塔器以及管道设置成密封结构,并将与冷箱本体1外壁连接的管路、阀门3设置成密封。本发明中的冷箱本体1由上、下两圆柱形箱体同轴连接,上箱体直径小于下箱体直径,在上、下两圆柱形箱体之间设有椎形连接件4,该椎形连接件4为空心的圆台,圆台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上、下两圆柱形箱体的开口螺栓连接,且圆台的两端开口直径与上、下两圆柱形箱体直径相同,该椎形连接件4的锥形角度为5-20度;在冷箱本体1内壁与塔器之间以及冷箱本体1内壁与塔器连接的管路之间填充有珠光砂2,用于保温,防止冷箱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冷箱本体1内的容纳空间通过密封的接管与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将容纳空间抽成真空后,再将密封的接管关闭,使冷箱本体1获得较佳的保温效果,节省能量。
由于本发明的冷箱本体1内需形成真空结构,故将冷箱本体1设计成圆柱形。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共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共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