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轨泵进出油组合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7810.8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王九如;张伟;黄志斌;黄舒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6 | 分类号: | F02M59/4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1117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轨泵 进出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燃油系统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共轨泵进出油组合阀。
背景技术
高压共轨供油泵柱塞偶件中安装有进油阀和出油阀,进油时出油阀关闭,进油阀开启,柱塞下行,柱塞腔从低压油路吸入燃油。压油时,柱塞上行,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柱塞腔中的高压燃油压到共轨管中。以前进油阀和出油阀一般与柱塞不同轴布置,使得柱塞套结构复杂,高压密封困难。专利·CN101094983A将进油阀和出油阀同轴布置(见图5),结构比较紧凑,但进油阀和出油阀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复杂的锥阀,阀与阀之间靠高精度平面来密封高压燃油。高压密封面多,加工难,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阀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加工成本的共轨泵进出油组合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出油球阀4、阀座5、平面进油阀6,其特征在于:阀座5内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出油球阀4设置在通孔上方出口处设有的锥面5.1上,出油球阀4的上方设有出油阀弹簧3;阀座5的外侧壁设有与共轨泵进油孔2.1位置对应的阀座环槽5.4,阀座环槽5.4内设有通向阀座5下端面、用于联通进油孔2.1与共轨泵柱塞腔9的通道;平面进油阀6设置在阀座5下方,在平面进油阀6上设有通路,平面进油阀6的下方设有进油阀弹簧7,平面进油阀6紧压阀座5时,平面进油阀6的上平面紧贴阀座下表面并密封通道位于阀座5下方的开口,且通路与通孔联通。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提高阀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图3为图2A-A面的剖视图;
图4是进油阀弹簧为锥形弹簧;
图5是现有技术专利CN10104983进出油阀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出油阀紧座;1.1、高压油道;1.2、出油阀紧座下端面;2、柱塞套;2.1、进油孔;2.2、收沿上端面;2.3、台肩;3、出油阀弹簧;4、球阀;5、阀座;5.1、出油阀锥面;5.2、阀座顶面;5.3、径向油孔;5.4、阀座环槽;5.5、油孔;5.6、阀座底面;5.7、圈槽;5.8、阀座中心孔;5.9、短油孔;5.10、斜油孔;6、平面进油阀;6.1、平面进油阀上平面;6.2、平面阀中孔;6.3直槽;7、进油阀弹簧;8柱塞;8.1、柱塞头部;9、柱塞腔;10、出油阀弹簧座;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出油球阀4、阀座5、平面进油阀6,其特征在于:阀座5内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出油球阀4设置在通孔上方出口处设有的锥面5.1上,密封高压燃油。出油球阀4的上方设有出油阀弹簧3;阀座5的外侧壁设有与共轨泵进油孔2.1位置对应的阀座环槽5.4,阀座环槽5.4内设有通向阀座5下端面、用于联通进油孔2.1与共轨泵柱塞腔9的通道;平面进油阀6设置在阀座5下方,在平面进油阀6上设有通路,平面进油阀6的下方设有进油阀弹簧7,平面进油阀6紧压阀座5时,平面进油阀6的上平面紧贴阀座下表面并密封通道位于阀座5下方的开口,且通路与通孔联通。使用的时候,出油球阀4、阀座5、平面进油阀6配合出油阀弹簧3和进油阀弹簧7设在柱塞套2之中,安装过程中,出油阀紧座下端面1.2压在阀座顶面5.2上,同时也将阀座底面5.6压在柱塞套2内的收沿上端面2.2上,密封高压燃油。进油阀弹簧7一端套装在柱塞8的柱塞头部8.1上,另一端将平面进油阀6的进油阀上平面6.1压在阀座5的阀座底面5.6上,盖住圈槽5.7,用来密封圈槽5.7。这里的阀座底面5.6、收沿上端面2.2、阀座顶面5.2、出油阀紧座下端面1.2均为高精度面。
由于通孔和阀座通道的位置、结构不同,本发明可分为以下两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考图1:阀座5的通孔为与阀座5轴心同轴的阀座中心孔5.8,在阀座5的下表面、阀座中心孔5.8下开口的周围设有环形的圈槽5.7,阀座的通道相互联通径向油孔5.3和油孔5.8,径向油孔5.3进口端位于阀座环槽5.4内,油孔5.8出口端的位于阀座5底部的圈槽5.7内;
所述的通路为与平面进油阀6同轴心且上下贯通的平面阀中孔6.2,
平面进油阀6的上平面紧贴阀座5底部时,平面阀中孔6.2与阀座中心孔5.8联通,平面进油阀6的上表面其他部分紧贴于圈槽5.7下方。
圈槽5.7内边沿与内孔5.8的外边沿的距离为0.5-2毫米。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莆田市中涵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防衣架
- 下一篇:一种功夫茶的茶漏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