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子锁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747.8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阮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双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15/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锁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离合器内置在门把手内孔且采用电动离合器直接开启或锁闭门锁方键杆的智能电子锁及控制方法,属门把手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1813114A、名称“电动机械圆柱锁”,该圆柱锁与用于识别访问授权的分析电子装置共同作用并具有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两个相对的圆柱体的容纳处,里面可转动置放各自一个可通过钥匙操作的锁芯或各自一个与球形门把手抗扭连接的球形门把手轴,其中,锁芯或球形门把手轴与特别是操作门锁的锁舌或落锁的锁鼻共同作用,而且在钥匙的配合或完成访问授权认证的情况下,电动机械传动的锁紧或连接件从静止位置运动到有效位置内,并产生钥匙或球形门把手与 锁鼻之间的抗扭连接,其特征在于,锁鼻在锁紧或连接件的静止位置上可相对于两个锁芯或两个球形门把手轴自由转动。其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电动离合器驱动在锁体内或锁的前后盖板上,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可靠性差,维修不便;二是前盖板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电动离合器内置在门把手内孔且采用电动离合器直接开启或锁闭门锁方键杆的智能电子锁及控制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一利用PKE技术的PC电路;二是电动离合器设计在前把手上,并且电动离合器通过锁体旋转方轴,在把手内设计一个方键套,通过轴内的微型马轴上凸轮控制方键套一端的活动销,来锁定和分离方案套和把手轴内孔的锁固、分离。1、门把锁中前把手轴腔内置电动离合器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采用电动离合器控制门锁方键杆开启或锁定,既取代传统的门锁锁芯结构,又使电动锁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可靠,同时又实现了门把锁既具具有把手功,又具有电动锁的双重功能。2、电机驱动离合器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门锁方键杆轴向与方键套插接配合且方键套带动门锁方键杆正转或反转,而方键套的正转与反转受控于偏心轮的转动角度,电机轴带动偏心轮的正转或反转迫使活动销在压簧的作用下与方键套之间实现结合锁定或与分离开启的目的,进而实现了方键套制动锁定门锁方键杆或开启门锁方键杆,从而达到门锁方键杆转动带动锁舌开门或锁闭的目的。3、前把手轴腔孔壁开有一条或多键槽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本申请的电机固定壳外部设有与前把手轴腔孔壁键槽相匹配的键,该键可以方便地使电机固定壳沿前把手轴孔壁上的键槽滑入前把手轴腔内,从而达到电机固定壳与前把手轴腔壁的定位插接配合,使电机固定壳与前把手轴腔壁间不会产生转动;其次,前把手轴腔孔壁上的键槽还可以满足活动销伸缩的需要和电机出线的需要。4、电机固定壳由前壳和后壳构成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是由于电机固定壳的前壳后部底部设有一伸出的锁钩,该锁钩的钩头与电机固定壳的后壳呈钩锁配合,需要案装电机时,搬动锁钩钩头,使钩头与后壳分离,前壳与后壳打开,电机装入后,将前壳与后壳插接配合且前壳后部底部的锁钩钩住后壳后部,确保了前壳与后壳构为一体;二是由于前壳前部底部和端部分别设有方键套托板及凸头,该方键托板能够将方键套可靠地托住,而位于前壳端面凸头与方键套插接配合且与方键托板一同将方键套定位。5、电机固定壳前壳为矩形腔、后壳壳腔两侧为弧、上下为平面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电机机身前部为矩形,后部为两侧弧形、上下平面形,因此它既能够与电机的前后身机身形成匹配,又避免了电机机身的转动。6、方键套与偏心轮配合面开有活动销装配凹槽腔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活动销装配凹槽腔上端壁开有活动销伸缩孔,该伸缩孔道可以满足活动销的自如伸缩;而活动销装配凹槽腔底部呈V字形开口面,则与活动销帽端面相匹配,从而达到限位活动销的目的。7、活动销帽端面为弧面凸头的设计,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之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活动销帽端面的弧面凸头与偏心轮面之间形成的是点接触,其接触面积小,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小,因此不仅与偏心轮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转动配合,而且不会增大电机的能耗,达到节能延长电源使用寿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双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双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7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