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米老排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746.3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裘珍飞;曾炳山;范春节;李湘阳;刘英;尹光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米老排 组织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带珍贵树种的栽培及移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米老排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米老排( 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别名壳菜果、三角枫,属金缕梅科常绿阔叶大乔木,树高达30m以上,胸径达100cm。天然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及越南、老挝等地。上世纪80年代后,引种到我国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获得成功。米老排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乡土阔叶树种,1974年,云南省将米老排推选为云南热带地区经济价值较高、有发展前途的优良用材树种。随着米老排人工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米老排的生长规律、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木材性质及利用等方面的特性不断被研究认识。米老排优良速生、树干通直,枝条细,材质好,色泽美观,经久耐用,适于制作家具、胶合板、客车车箱、纸浆等,米老排用作防火路生土带及长期的火烧山土壤造林的先锋树种,造林成功率高,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防火效果显著,米老排与杉木混交林、米老排与红锥、格木混交林可作为我国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林业可持续经营模式推广应用,米老排叶子肥大嫩绿,营养成分含量高,牛、羊、猪、兔等牲畜喜食,是一种饲料资源,米老排分泌树脂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脂类物质,其种仁含油量高达36.8%,也是重要的油脂资源。
米老排为我国及越南、老挝特有的树种,目前未见国外对米老排的研究报道,国内对米老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引种、育苗、造林、生态和防火效益、木材性质及利用等方面,未见米老排无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的报道。
我国米老排人工林都采用种子苗培育造林,种子苗分化大,人工林难以获得最大产量。突破无性繁育技术是米老排实现优良无性苗木造林,获得最大遗传增益的最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不足,提供了一种米老排的组织培养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米老排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 外植体的采集及消毒
采集米老排当年生萌条顶梢25~30cm,剪去叶片,切成4~5cm长、带1~2个腋芽的茎段,经表面清洗、除杂后,进行消毒处理,得到无菌外植体;
⑵ 增殖培养
将无菌外植体接种至增殖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为:25±1℃、光照8~10h﹒d-1、光照强度2500~3500lx,以27~33天为周期进行继代培养,得到增殖芽;
⑶ 壮苗培养
将增殖芽转接至壮苗培养基,培养条件同步骤⑵,以27~33天为周期进行继代培养,将芽高大于0.5cm的增殖芽单个切下,转接至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
⑷ 生根培养及炼苗
生根培养条件同步骤⑵,培养18~22天后,把已生根的瓶苗转移到日光温室中进行炼苗;
⑸ 苗木移植及管理
将完成炼苗的苗木从生根培养基中取出,洗净苗木根部的培养基,移植至苗圃的营养袋中,进行全天候强化管理15~20天,控制光照强度、湿度和温度,然后实行全光照苗圃管理。
优选的,步骤⑴中,消毒处理后,将茎段两端各切去1.5±0.3cm,留下含腋芽的中间段作为无菌外植体。
优选的,增殖培养基的成分为:MS+6-BA 0.9~1.1mg﹒L-1+IBA0.4~0.6mg﹒L-1。
优选的,步骤⑵中,增殖培养6个周期以上。
优选的,壮苗培养基的成分为:MS+6-BA0.3~0.5mg﹒L-1+IBA0.4~0.6mg﹒L-1 +GA30.6~0.9mg﹒L-1。
优选的,步骤⑶中,壮苗培养1~2个周期。
优选的,生根培养基的成分为:1/2MS+ IBA0.2~0.8mg﹒L-1+活性炭0.05~0.15g﹒L-1。
优选的,步骤⑷中,炼苗的培养条件控制为:25~35℃,光照强度4000~10000lx。
优选的,炼苗时间为15~20天。
优选的,步骤⑸中,苗木移植后,实行如下管理操作:10天内,在苗床上盖薄膜,并覆盖遮荫网,控制相对湿度为90~95%、温度为25~30℃;10天后,晚上在苗床上盖薄膜,白天则加盖遮荫网,控制相对湿度为80~85%;15~20天后,无需盖薄膜和遮荫网,实行全光照常规苗圃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7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磷低泡洗衣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皮纸印刷油墨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