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adoop框架下高维海量数据GMM聚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7023.3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崔江涛;李林;司蓁;彭延国;史玮;陈煜;崔小利;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adoop 框架 下高维 海量 数据 gmm 方法 | ||
1.Hadoop框架下高维海量数据GMM聚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组建局域网
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局域网中,每台计算机作为一个节点,建立能够相互通信的集群;
(2)建立Hadoop平台
对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配置Hadoop0.20.2文件,通过文件中属性参数dfs.namenode和dfs.datanode的设置,使集群中包含一个名字节点和多个数据节点;通过文件中属性参数mapred.jobtracker和mapred.tasktracker的设置,使集群中包含一个调度节点和多个任务节点,建立开源的Hadoop平台;
(3)上传数据到集群
使用Hadoop分布式文件命令dfs-put将待聚类数据集上传至Hadoop平台的各个节点上;
(4)初始聚类
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集群中节点上的数据进行初始粗略聚类,得到初始的聚类;
(5)计算各聚类的参数和判别函数
5a)计算初始的聚类每一个类的均值;
5b)统计初始聚类每一个类中数据的个数,用统计的数据个数除以待聚类数据集中数据的总数,得到初始聚类每一个类的权重;
5c)计算初始的聚类每一个类的方差;
5d)计算判别函数
按照下式计算高斯概率密度值:
其中,G表示高斯概率密度的值,x表示待聚类数据集中的任意一个向量数据,ui表示第i个类的均值,i表示聚类中的第i个类,∑i表示第i个类的方差,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运算;
按照下式计算判别函数的值:
其中,L表示判别函数值,x表示待聚类数据集中的任意一个向量数据,D表示待聚类数据集,K表示聚类中类的个数,i表示聚类中的第i个类,pi表示第i个类在聚类中的权重,G表示第i个类的高斯概率密度值,ui表示第i个类的均值,Σi表示第i个类的方差;
(6)判断聚类是否完成
判断判别函数的值是否在设定域值之内,若在阈值内,则聚类结束,执行步骤(10),若不在阈值内,表示聚类尚未结束,执行步骤(7);
(7)重新聚类
7a)启动第一个Map任务,扫描待聚类数据集,每次读入一条数据;
7b)对每次读入的数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读入的数据到聚类中每个类的概率值:
其中,γ(x,i)表示待聚类数据集中数据x到聚类中第i个类的概率值,pi表示第i个聚类在待聚类数据集中的权重,G为第i个聚类的概率密度函数值,x表示待聚类数据集中的数据,ui表示第i个聚类的均值,Σi表示第i个聚类的方差,K表示聚类的个数,h表示聚类中的第h个类,Ph表示第h个聚类在待聚类数据集中的权重,uh表示第h个类的均值,∑h表示第h个聚类的方差;
7c)选取概率值中的最大值,将步骤7a)读入数据分配到最大值对应的类;
7d)判断是否读取完待聚类数据集,若未读取完,则执行步骤7a),若读取完,则表示得到了新聚类,执行步骤(8);
(8)计算新聚类中每一个类的均值、权重
启动第一个Reduce任务,计算第一个Map任务传入的聚类数据,按照步骤5a)的计算方法获得新聚类中每一个类的均值,按照步骤5b)的计算方法获得新聚类中每一个类的权重;
(9)计算新聚类中每一个类的方差
9a)启动第二个Map任务,第二次扫描待聚类数据集,每次读入一条数据;
9b)对每次读入的数据,采用以下公式计算Map/Reduce中间值:
Dmid=(x-u)2
其中,Dmid表示Map/Reduce中间值,x表示步骤9a)读入的一条数据,u表示x所属类的均值;
9c)启动第二个Reduce任务,对9b)的中间值先求和,再求和的根,获得新聚类的方差;
9d)判断是否读取完待聚类数据集,若未读取完,则执行步骤9a),若读取完,执行步骤(5);
(10)输出聚类结果
聚类结束后,聚类中每一个类的均值、权重、方差作为聚类结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7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