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046715.6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丹;崔晖;朱翊;燕京华;韩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预处理 分层 协调 一体化 计划 编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预处理与分层协调的网省一体化计划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共享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
(2).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
(3).根据现有模式编制省间联络线计划;
(4).计算火电承担的总负荷;
(5).编制网调电厂计划;
(6).判断网络是否越限,如无越限,计划结束;否则将该支路潮流作为约束条件带入机组计划优化编制模型,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潮流约束或者直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网调与省调的调度计划类数据共享;共享的数据包括:省调系统负荷预测、省调母线负荷预测、省调机组开停计划、省调水电计划、省调检修计划和省调断面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结合省调上报数据和网直属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根据网、省开机计划,网、省水电计划计算各省可提供的极限发电能力,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2-2).根据系统负荷预测和极限发电能力,计算获得外送和购入电力极限,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2-3).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平台获得当前网络拓扑状态,根据检修计划获得计划日的网络拓扑,由于通常不会每个时段都有拓扑变化,因此只记录有变化的拓扑状态;
(2-4).计算获得机组和负荷对支路的灵敏度,计算公式如(3)所示;
(2-5).根据母线负荷预测和母线对支路灵敏度可计算获得负荷对支路潮流影响程度,计算公式如(4)所示;
式中,Pi,j,max为省份i在时段j可提供极大出力,pi,j,min为省份i在时段j提供的极小出力;Nf,Nh分别为该省的火电总数和水电总数;pi,j,fn,max,pi,j,fn,min分别为火电的最大可调出力和最小可调出力;pi,j,hn为时段j实际水电计划; 和 分别为上最大可调系数,下最大可调系数;
式中,△i,j,max,△i,j,min分别为省份i,在时段j可外送的极大和极小功率值,如为负值,则为购入电极小、极大值;Pi,d,j为时段j的系统负荷;
式中,βn,ij为电网节点n注入功率对支路ij(i,j为节点编号)的灵敏度,B′为节点导纳矩阵B的逆矩阵;B′i,n为B的逆矩阵的i,n元素值。
式中,Pd,ij为所有母线负荷对支路ij的功率贡献;Pd,n为节点n的母线负荷预测值;N为母线负荷节点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将计划与 外送、购入极限进行对比,判断联络线计划是否可行;对于不可行的计划将按照现有调整模式,对联络线计划进行自动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根据负荷预测、联络线计划、水电计划计算获得需要火电承担的总负荷,计算公式如公式(5)所示:
Pi,f,j=Pi,d,j-Pi,h,j-Pi,l,j (5)
式中Pi,f,j,Pi,d,j,Pi,h,j,Pi,l,j分别代表省份i在时段j的总火电计划,系统负荷预测,水电总计划和联络线购入计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根据网、省机组的开机总容量计算获得网、省的总开机容量,根据总开机容量初步计算网省分别应该承担的负荷,对系统负荷实现网省划分;计算公式如式(6)所示:
式中,Pi,fw,j和Pi,fs,j分别为i在时段j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分别为网调火电和省调火电的分配因子,其计算公式如式(7)所示。
式中,ui,n,j表示省份i中机组n在时段j的开机状态,Pi,n,max表示机组n的最大可调出力,Nw表示省份i的网调机组,N表示省内总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7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波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显示锂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