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6504.2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7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祝华;张广路;俞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49/00 | 分类号: | C10M149/00;C08F220/00;C08F220/06;C08F222/06;C08F222/04;C08F8/32;C10N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再生能源 灰分 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其特征在于,该无灰分散剂的结构通式I如下:
I
式中:
R1为羧基、氢或者C1-C18的取代烷基;
R2为C1-C18的取代烷基;
m 为1-50的正整数;
n 为1-20的正整数。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取通式为A的含不饱和双键的植物油,与通式为B的含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或其脱去一分子水的酸酐采用自由基聚合、热聚合,或同时采用这两种聚合方式而制得碘值低于10的含羧基或酸酐基的植物油改性聚合物;其中:R1为羧基、氢或者C1-C18的取代烷基;R2为C1-C18的取代烷基;
(2)含羧基或酸酐基的植物油改性聚合物再与脂肪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酸值低于30的通式为I的无灰分散剂;所述的脂肪胺指的是氮原子上能提供氢质子的脂肪胺;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为A的含不饱和双键的植物油选自蓖麻油、桐油、亚麻油、棉籽油、菜籽油或者大豆油;所述的通式为B的含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或其脱去一分子水的酸酐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或者反丁烯二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为至少含一个伯胺基团或仲胺基团的任何脂肪胺、芳香胺或者杂环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乙胺,二乙胺,甲胺,二甲胺,N,N-二甲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或者聚乙烯亚胺;所述的芳香胺选自苯胺、N-甲基苯胺、二苯胺或者萘胺;所述的杂环胺为咪唑。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取通式为A的含不饱和双键的植物油和通式为B的含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或其脱去一分子水的酸酐,升温到280-300℃,保温4-8小时,降温到45-75℃,加入脂肪胺,重新升温到190-200℃,保温4-6小时,降温到45-75℃,即得;所述的通式为A的含不饱和双键的植物油、通式为B的含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或其脱去一分子水的酸酐、脂肪胺的重量配比为100:15-25:8-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式为A的含不饱和双键的植物油、通式为B的含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或其脱去一分子水的酸酐、脂肪胺的重量配比为100:2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市添立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6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