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5750.6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彩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7/06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104 | 代理人: | 柳明哲 |
地址: | 13370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贫血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近年来,贫血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造成贫血的原因有多种: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一般要给与富于营养和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含丰富无机盐的饮食,以助于恢复造血功能。中医治疗贫血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医将贫血称为血虚。根据引起血虚的原因、病机及其临床症状以及兼有的病情,一般分为肝血亏损、脾虚血亏或称心脾两虚、气血两虚,以及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症型。中医治疗常以补肝养血、补脾养血、补气益血、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等治法为原则治疗。气血两虚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此类的药物疗效不十分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本发明中药制剂使用后临床症状消失明显,治愈后无反弹现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成:
当归10-20g,熟地20-40g,白芍10-20g,炒白术10-20g,苍术10-20g,阿胶10-20g,西洋参10-20g,麦门冬10-20g,龙眼肉10-20g,琥珀10-20g,茯神10-20g,炒枣仁10-20g,远志10-20g,五味子8-10g,黑加仑20-30g,黄芪40-60g,川芎8-15g,炙甘草10-20g。
优选配比:当归15g,熟地30g,白芍15g,炒白术15g,苍术15g,阿胶15g,西洋参15g,麦门冬15g,龙眼肉15g,琥珀15g,茯神15g,炒枣仁15g,远志15g,五味子5g,黑加仑25g,黄芪50g,川芎10g,炙甘草15g。
一种上述的治疗贫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由下列步骤构成:
a、炮制:枣仁炒至微黄,甘草用蜜炙,白术用麸炒至微黄;
b、制粉:阿胶、西洋参、五味子、琥珀、炒枣仁、茯神、远志、当归粉成细粉;
c、提取:将熟地、白芍、炒白术、苍术、麦门冬、龙眼肉、黑加仑、黄芪、川芎和炙甘草加四倍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将滤液在80℃-85℃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5,
d、混合、制剂:将上述c中的浓缩液与b中的细粉均匀混合,然后干燥粉成细粉,过120目筛,制成水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彩霞,未经孙彩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