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5570.8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薛斌;谢海忠;卢鹏志;伊晓燕;王军喜;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7/15;H01L3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原位 发光二极管 阵列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每个发光二极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一衬底上利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的方法依次生长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
步骤2:采用光刻工艺在p型层上面的一侧向下刻蚀,刻蚀深度到达n型层的表面,该n型层的一侧形成第一台面,在p型层上面的另一侧向下刻蚀,刻蚀深度到达衬底的表面,该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台面;
步骤3:在第一台面及第二台面上向下制备导电通孔,并在导电通孔内填充导电金属;
步骤4:在靠近第二台面的n型层、有源层和p型层的端部并覆盖部分p型层的上表面,制备绝缘层;
步骤5:在绝缘层上制备p电极,该p电极覆盖绝缘层和部分p型层,并与导电通孔中的导电金属连接;
步骤6:在第一台面上的导电通孔上制备n电极,该n电极与导电通孔中的导电金属连接;
步骤7:将衬底减薄;
步骤8:在减薄后的衬底的背面的两侧分别制备第一背电极和第二背电极,该第一背电极和第二背电极分别通过导电通孔中的导电金属与p电极和n电极连接,形成发光二极管;
步骤9:利用荧光粉涂覆工艺,对阵列中的发光二极管涂覆可以被激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粉,并封装发光二极管;
步骤10:在衬底的背面制备金属化图形,将每一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
步骤11:切割,完成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衬底为绝缘性材料的蓝宝石,或非绝缘性材料的Si、SiC、GaN或Ga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绝缘层的材料为氧化硅或氮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荧光粉涂覆工艺,包含点胶、定位喷涂或丝网印刷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对阵列中的每个发光二极管涂覆被激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粉,或涂覆在发光二极管上的荧光粉的种类进行任意的搭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切割工艺包括激光划裂、物理切割或化学腐蚀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原位级发光二极管阵列结构的方法,其中在衬底的背面制备金属化图形,其是先在衬底的背面采用光刻工艺制备一图形,在图形上蒸镀金属层,剥离形成金属化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5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