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二次运移地球化学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5281.8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二次 地球化学 追踪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是油气地球化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烃源岩中的有机质经热演化生成油气。生成的油气经初次运移进入输导体(储层、不整合面、断层),在输导体中经二次运移进入圈闭富集起来,便形成油气藏。因此,二次运移的方向、路径和距离,对于油气勘探而言十分重要。截止目前,人们对二次运移的认识远远不能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要发现新的油气藏,就需要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路径和距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此,人们对于油气运移地球化学追踪指标进行了几十年的探索。
在极性有机化合物中,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包括烷基咔唑和苯并咔唑,曾经被认为是已发现的最重要的油气运移追踪指标。
但近期研究表明,这些经验的追踪指标(指咔唑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比值)并不单纯反映油气二次运移中发生的分馏效应,不能有效地追踪油气运移。其原因是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和比值还受到有机相、成熟度以及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
对于低-中等水平的生物降解而言,含氮化合物基本上不被生物降解。但是,当生物降解的PM程度大于等于4时,这些化合物就会被微生物改造。尽管在生物降解PM程度小于4的情况下,含氮化合物不易被降解,但是原油中的不稳定组分会被降解,从而使含氮化合物被浓缩,因此,即使在生物降解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其影响也不可忽视。已有研究表明,有机相和成熟度方面的源输入影响更加显著。有些情况下,这些影响是控制含氮化合物组成的主要因素。对于有机相的影响,现有方法是根据有机相对原油进行分类处理,可减少其影响。
但是,对于混合供油的情况,根据有机相对原油进行分类的做法就不能解决有机相影响的问题。关于成熟度的影响,至今尚未提出解决方法,一直阻碍着二次运移追踪的发展。
这里的微量极性有机化合物目前主要指咔唑类含氮化合物。在咔唑类含氮化合物中,烷基咔唑和苯并咔唑是目前最重要的化合物。随着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的发展,必定会使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数据更加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了消除生物降解、成熟度和有机相影响的方法,并提出了运移追踪方法,实现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有效追踪,为揭示油气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一种油气二次运移地球化学追踪方法,包括,消除生物降解影响的方法,消除成熟度影响并进行油气运移追踪的方法,应用多因子分析消除有机相、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的影响并进行油气运移追踪的方法,步骤是:
一、消除生物降解影响的方法
生物降解属于运移成藏后微生物对油气的改造。在消除了生物降解的浓缩影响后,才有可能用微量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和比值进行油气运移追踪。当原油生物降解的PM程度大于等于1并小于4时,必须消除不稳定组分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影响。本方法的步骤包括:
A、对饱和烃和芳香烃系列化合物进行定量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生物降解的PM程度;
B、如果PM程度位于1和4之间,绘制生物降解的PM程度及其定量指标与微量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三芳甾烷等稳定组分的相关图,揭示生物降解的浓缩作用及其对微量极性有机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的影响程度;这些定量指标包括C30αβ藿烷/nC17+18、nC17+18/C30αβ藿烷、(Pr+Ph)/nC17+18、C30αβ藿烷/(Pr+Ph)和25降-C29αβ藿烷/C30αβ藿烷;
C、选择未受生物降解影响的参数进行油源分析,划分有机相。如果有机相单一,用最稳定的三芳甾烷或未被生物降解影响的非极性稳定组分的含量除以各个微量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再乘以该三芳甾烷或未被生物降解影响的非极性稳定组分的含量的平均值,所得结果为生物降解浓缩作用的校正结果;
D、如果存在多个有机相,按有机相将原油进行分类;在同一有机相内,用相对组成均一的三芳甾烷或未被生物降解影响的非极性稳定组分的含量,对每个有机相的原油进行步骤C的校正,得到所有有机相原油的校正结果。
二、消除成熟度影响并进行油气运移追踪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OPP薄膜成型设备
- 下一篇:水冷式气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