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5086.5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锦标 |
主分类号: | A23L1/015 | 分类号: | A23L1/0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残留 解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农业部监测结果表明,水果、蔬菜中农药的总检出率32%,总超标率25%。而果蔬残留农药较多,细菌繁杂就较难进入超级市场和通过海关检验,研究和开发新型快速安全的果蔬降毒技术成为当前实现稳定果蔬产业高利润的重要环节。
农药化学结构复杂,清水一般无法洗涤干净,目前专用于果蔬残留农药清洗类的确切有效产品又是极少。因此食用果蔬中毒和蓄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也有人用餐具洗涤剂来代替,这虽然可洗去表面残留的部分农药,但餐具洗涤剂中却又含有如:高锰酸钾、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钾、磷酸三钠等不适成分。由于这些产品只从“清洗或稀释”这一目的为出发点,而未注重产品原料本身的毒性,其含有的不适成分只会导致二次污染,不亚于农药残留毒害。
另外,现在有许多报道的菌种发酵农药消解酶,理论分析具有一定效力,实际实验室检测中发现并没有确切效力。也有些厂家是用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为原料生产农药残留降解液,实验室检测结果虽有一定效率,却并不能达到清除农药残留的明显效果,更不能通过国家的最新标准(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快速检测)方法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能快速有效地清除果蔬的农药残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制备方法,以便捷地制备出能快速有效地清除果蔬的农药残留的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包括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绿豆蛋白酶20~30%、生姜蛋白酶30~50%、无花果蛋白酶20~30%、有机酸2~10%以及植酸0.1~3%。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或苹果酸。
进一步地,所述植酸是由稻壳提取而得。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分别按配方比例量取生姜蛋白酶、绿豆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有机酸和植酸,倒入容器内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粉碎成粉末,最后按照预定剂型要求和单剂剂量分包包装贮存。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剂型为粉剂,直接将粉碎获得的粉末分包包装贮存。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剂型为液剂,将粉碎获得的粉末按预定比例溶解于纯净水中制成液剂后再灌装贮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的绿豆蛋白酶、生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有机酸和植酸为原料,经配套工艺制得的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可确实有效地清除果蔬残留农药。可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生产,而且原料绿色环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包括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绿豆蛋白酶20~30%、生姜蛋白酶30~50%、无花果蛋白酶20~30%、有机酸2~10%以及植酸0.1~3%。其中,所述有机酸优选为柠檬酸或苹果酸。而所述植酸是由稻壳提取而得。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分别按配方比例量取绿豆蛋白酶、生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有机酸和植酸,倒入容器内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粉碎成粉末,最后按照预定剂型要求和单剂剂量分包包装贮存。
实际生产时,可以生产成粉剂或者液剂,生产粉剂时,直接将粉碎获得的粉末分包包装贮存即可;而生产液剂时,也只需将粉碎获得的粉末按预定比例溶解于纯净水中制成液剂后再灌装贮存。
实施例一
以制备100Kg果蔬农药残留解除剂为例来说明,用秤量取25Kg绿豆蛋白酶、50Kg生姜蛋白酶、20Kg无花果蛋白酶、2Kg柠檬酸、3Kg植酸;然后加入容器中混合并搅拌均匀,再经粉碎后即可将粉末按照1Kg/包的剂量进行分包包装贮存,若制备液剂,则将每1Kg粉末溶解于10L纯净水中制成液剂后再灌装贮存。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锦标,未经叶锦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5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1,3-偶极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开工烧嘴电子点火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