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鱼礁定位投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4816.X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陈勇;刘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定位 投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的定位投放方法,特别是一种适合于在较浅水域进行网格状布局及行状布局中进行人工鱼礁的逐行投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海洋中进行人工鱼礁的投放时,传统的定位方法是:在驳船到达投放位置后,进行GPS定位,同时调整驳船的姿态使其基本保持在投放位置,或进行抛锚,实现驳船在投放位置的定位。这种定位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操作费时费力,需要重复进行抛锚、收锚的操作,并且仍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同时驳船在定位后的两点间航行时难以保证航行轨迹为标准直线,因此在两点间投放下的鱼礁也并不是直线排列。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人工鱼礁的定位投放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能够保证人工鱼礁投放在一条直线上,且适合于在浅水区域进行直线投放鱼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人工鱼礁定位投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驳船航行至第一投放位置后,进行GPS定位,然后向水中抛放带有锚链的第一锚,驳船继续航行至第二投放位置,航行期间放送锚链,驳船到第二投放位置后进行GPS定位,同样向水中抛放带有锚链的第二锚,将两条锚链都拉紧,在两条锚链都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投放位置和第二投放位置之间航行,航行过程中相应地收、放锚链,并在第一投放位置和第二投放位置之间的多个投放点进行鱼礁的投放,每一个投放点都需要进行GPS定位。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公开的人工鱼礁投放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投放方式,具有操作简单,降低劳动量等优点,特别是它首先在两个投放位置进行抛锚,利用相对固定的锚进行定位,同时在航行过程中保持两锚链保持绷紧状态,这样就可以保证驳船在两个投放位置之间的直线上航行,在这条直线上进行人工鱼礁的定位投放,第一能够保证人工鱼礁严格的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第二它还能够方便操作者进行各个人工鱼礁的定位。因此可以说这种人工鱼礁的投放方法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鱼礁定位投放方法,首先驳船航行至第一投放位置后,进行GPS定位,同时向水中抛放带有锚链的第一锚,然后驳船继续航行至第二投放位置,航行过程中不断的放松锚链,驳船到达第二投放位置后进行GPS定位,同样向水中抛放带有锚链的第二锚,然后将两条锚链都拉紧,拉紧后驳船便位于第一投放位置和第二投放位置两点的连线上,然后再两条锚链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的情况下载第一投放位置和第二投放位置之间航行,即驳船在第一投放位置和第二投放位置两点的连线上航行,其航线能够保证为一条直线,在航行的过程中相应地收、放相应的锚链,然后在航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进行鱼礁的投放,然后在每一个投放点上都要进行GPS定位;所有的人工鱼礁都投放完毕后,驳船航行至第一投放位置收起第一锚,航行至第二投放位置收起第二锚,等待下一次航行。
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人工鱼礁的定位投放,首先能够保证人工鱼礁的排列处于一条直线上,其次还更加方便对每一个鱼礁进行准确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4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