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异常计费的视频取证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522.5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熊腾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优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异常 计费 视频 取证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计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异常计费的视频取证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主要物流快运公司如UPS、DHL、FEDEX等采用半自动化的货物称重和计费系统。自动称重设备如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获得货物的重量和体积数据并把这些数据发送到旁边的操作终端,旁边的终端操作员确认数据无误后再把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快递公司的全球信息系统进行计费(选择物理重量和体积重两者中的大值)。由于多个货物在传送带上可能因为重叠、相连等原因造成自动称重设备获取计费重量数据出错,终端操作员被赋予在操作终端上更正数据的权限,并把最终更改的数据上传到全球信息计费系统。由于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只存储操作员最终上传的重量计费数据,因此部分货主利用这一信息采集过程的漏洞买通终端操作员篡改货物重量数据以达到少付运费的目的。对货物重量及尺寸数据的篡改不仅给物流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如果物流公司利用重量和尺寸数据进行装箱和配送优化设计,也会给后期货物装箱和配送带来麻烦。
目前物流快运公司操作员篡改数据往往无能为力,只能通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对操作现场进行监控。视频监控系统需要通过人工观察视频来识别异常计费运单,实际操作费事耗力,往往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当发现或怀疑某个运单重量或尺寸数据有误需要对视频查询取证时,由于现有的大部分监控系统无法建立运单和视频段落的关联,造成取证困难。现有的技术可以通过电子编码(如RFID)实现监控视频和运单号的关联,但并不能实现异常计费运单的自动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自动识别操作员篡改计费系统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提供一种物流异常计费的视频取证方法,该方法基于视频取证系统实现,该视频取证系统包括操作终端、视频采集端、称重扫描端、服务器端和管理端;所述服务器端与所述的操作终端、视频采集端、称重扫描端和管理端均通讯连接;所述操作终端和称重扫描端对应设置且位于所述视频采集端的视频采集范围内;该方法包括步骤,S1、所述视频采集端进行录像,所述称重扫描端对运单进行称重扫描得到运单数据,并将该运单数据向操作终端和服务器端发送,其中,称重扫描端得到的数据显示在称重扫描端的一显示屏上,录像内容包括所述显示屏和操作现场;S2、所述服务器端接收到所述运单数据,并保存该运单数据;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所述运单数据后,确认运单数据;S3、操作终端将确认后的运单数据上传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确认后的运单数据时,发出信号控制视频采集端结束录像;S4、视频采集端将录像上传至服务器端,与称重扫描端发送到服务器端的对应的运单数据关联保存,并生成对应的电子标签;S5、服务器端将操作终端确认后的运单数据与服务器端的原运单数据对比,若运单数据不一致,则发送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通知到所述管理端。
其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称重扫描端对运单进行称重扫描得到运单数据,并将该运单数据生成TCP/IP数据包向所述操作终端和服务器端发送。
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服务器端接收到TCP/IP数据包后对TCP/IP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运单数据并保存运单数据,操作终端收到所述TCP/IP数据包后对TCP/IP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运单数据并确认该运单数据,其中,若第一次对运单进行称重扫描,则服务器接收到称重扫描端发送的TCP/IP数据后,立刻发送一信号到视频采集端控制其启动开始录像。
其中,所述步骤S5中,发送通知到所述管理端的方法是,服务器端发送短信和/或邮件到所述管理端,发送内容包括对应的所述电子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优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优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