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3333.8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谭保江;陈春学;胡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2 | 分类号: | B26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海县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条 两端 裁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窗、车身、座椅、天窗、发动机箱和后备箱等部位,具有防水、密封、隔音、防尘、防冻、减震、保暖及节能的重要作用。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拉伸强度,良好的弹性,还需要比较好的耐温性和耐老化性。汽车密封条经橡胶挤出机挤出后,按照设定长度裁剪。根据密封条实际安装位置的要求,大部分的密封条两端还需要进一步的裁剪,以达到与汽车各部位的有效结合,保证安装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目前在裁剪密封条两端时,经常使用的切割设备为刀片和切割砂轮,密封条长度方向剖开经人工使用刀片切割,切割距离按照实际所需,根据人工测量再切割,存在以下不足,人工裁剪无法保证切割面的整齐,同时也不能保证精确的切割长度。在进行宽度方向裁剪,采用切割砂轮切割,例如将密封条剖开后,将其中的一部分割去,砂轮切割容易造成切割不准确,将另外一部分也切掉,造成密封条报废。另外,很多密封条的两端都需要进行多次裁剪,因此按照目前的人工切割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割精准、报废率低、切割效率高的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包括机架、刀座和切割组件,所述的刀座安装在机架上,刀座上贯通有便于容置密封条左端的第一切割通道,刀座上还贯通有便于容置密封条右端的第二切割通道;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一切割通道相配,第二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通道相配。
所述的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一切割通道相配是指,第一切割通道为纵截面与密封条纵截面相配的通道,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用于剖开密封条长度方向的第一横向刀片、第一油缸和第一纵向刀片,第一横向刀片和第一纵向刀片均位于第一切割通道内。
所述的第一油缸为两个,第一纵向刀片为两把,第一纵向刀片与第一油缸一对一组合。
所述的第二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通道相配是指,第二切割通道为纵截面与密封条纵截面相配的通道,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用于剖开密封条长度方向的第二横向刀片、第二油缸和第二纵向刀片,第二横向刀片和第二纵向刀片均位于第二切割通道内。
所述的第二横向刀片为三把,第二纵向刀片为四把,第二油缸为四个,第二纵向刀片与第二油缸一对一组合。
第一切割通道和第二切割通道平行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在机架的刀座上设置两个用于容置密封条左右端的第一切割通道和第二切割通道,第一切割通道和第二切割通道上分别对方设置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将密封条的左端插入第一切割通道,第一切割组件启动,完成切割;将密封条的右端插入第二切割通道内,第二切割组件启动,完成切割。该方式,只需要人工将密封条送入对应的切割通道内,启动油缸的控制开关,即可完成对密封条端部的切割,实现自动切割环节,由于之前切割刀的位置均经过设定安装,因此切割得到的密封条切割位置精度高,报废率低;此外,由于是多把刀同时切割,因此切割效率高,可以节省人工成本。
作为优选,第一切割通道和第二切割通道平行设置,切割密封条时,简化送料环节,同一个高度送料,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合密封条示意图。
图3为密封条左端裁剪后示意图。
图4为密封条右端裁剪后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刀座,2.1、第一切割通道,2.2、第二切割通道,3、第一油缸,4、第二油缸,5、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密封条两端裁剪装置,包括机架1、刀座2和切割组件,所述的刀座2安装在机架1上,刀座2上贯通有便于容置密封条左端的第一切割通道2.1,刀座2上还贯通有便于容置密封条右端的第二切割通道2.2;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切割组件,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一切割通道2.1相配,第二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通道2.2相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3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