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干式喷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2780.1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T·穆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信自动喷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5/62 | 分类号: | A62C35/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赵培训 |
地址: | 美国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喷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喷洒设备,特别是一种干式喷洒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暴露在冰冻环境下的区域中(如在冷冻机中或可能经历冰冻环境的人行道上)使用干式喷洒装置。在一些干管式系统中,在供给管道内的流体不受冻结的空间中铺设供给管道。干式喷洒装置连接到所述供给管道并延伸进入流体会被冻结的空间中。
干式喷洒装置的典型结构包括喷洒喷头、管路、管路入口端处的管接头(用于将入口端连接到灭火系统的管网中)、入口端处的插塞密封件(用于防止水进入管路中)、以及使插塞密封件保持在入口端的致动机构。典型地,喷洒喷头连接到管路的与管路入口端相对的一端。另外,管路部分常规地与大气相通,以允许任何可能形成在管路中的冷凝物排出。
发明人为Ondracek的美国专利No.5,775,431号和发明人为Ondracek的美国专利No.5,967,240号中公开了干式喷洒装置的例子。就如这些专利通常显示的那样,致动机构可以是杆或其他类似结构,其延伸穿过喷洒喷头和入口端之间的管路以保持入口端处的密封。致动机构包括位于喷洒喷头处的热响应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支撑所述杆,因而也支撑入口端处的密封件。在一些喷洒装置中,管路在管路的喷洒喷头端处也被密封,致动机构在喷洒喷头端处通过密封帽被支撑,密封帽被热响应支撑元件支撑。在这类结构中,管路内两密封帽之间的空间可通过气体或液体而被加压,所述气体例如是干燥空气或氮气,所述液体例如是防冻溶液。当温度上升时,热响应支撑元件不能释放插塞密封件(以及管路的喷洒喷头端处的任何下部密封件)以让水从供给管道流入并通过管路而流至喷洒喷头(在水从供给管道流入并通过管路而流至喷洒喷头的情况下喷洒喷头散布流体)。
传统的干式喷洒器使用硬管制造,硬管在入口处具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喷洒装置温度传感器分开,温度传感器位于暴露在冰冻环境下的区域(如不被加热的区域)中。硬管从湿式管路系统(位于加热区)伸入不加热区域中,必须要准确对准和安装硬管,同时还要避开典型地在商业或工业建筑物中出现的各种建筑、结构和机械障碍物。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一些上述问题和困难,提供了一种干式喷洒装置,该干式喷洒装置包括柔性管路部分,柔性管路部分在相对的两端处具有开口。该喷洒装置包括位于管路部分一端处的供给管线连接装置,供给管线连接装置具有开口以接收来自供给管线的流体。用第一密封件密封供给管线连接装置,以防止来自供给管线的流体进入管路部分中。喷洒喷头在管路部分的与供给管线连接装置相对的另一端处连接到管路部分,喷洒喷头具有导向装置、第二密封件和热响应元件,第二密封件密封喷洒喷头的出口孔,热响应元件被配置为使第二密封件保持密封。不易冻结的流体容纳在管路中且位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热响应元件被配置为:响应于升温状况释放第二密封件,从而允许释放出管路中的流体,并释放第一密封件以使该第一密封件朝喷洒喷头运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种喷洒灭火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干式喷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柔性干式喷洒装置的一实施例,该喷洒装置包括基本上为柔性的管路1,柔性管路一端连接到喷洒喷头2而另一端连接到配件3,配件3被构造为连接到湿式管、干式管、或预动式喷洒灭火系统。配件3包括第一密封件4,第一密封件4通常处于闭合或密封位置,以用于防止流体从所述配件流入柔性管路和喷洒喷头。管路1在喷洒喷头2处还被第二密封件5(如,密封帽)密封,被压在第二密封件5和喷洒喷头2的框架7之间的热致释放元件6支撑第二密封件5。第一密封件4通常被形成为具有带槽外边缘的环形塞,带槽外边缘靠在环形弹性垫圈9(如贝氏(Belleville)垫圈)上。弹性垫圈9被构造为用从配件3的内壁延伸的环形凸缘10进行密封。第二密封件5与第一密封件4类似地形成,也通常被形成为具有外环形槽的环形盘11,所述环形槽容纳弹性垫圈12,弹性垫圈12被构造为密封抵接形成在喷洒喷头2的出口孔14处的密封凸缘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信自动喷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可信自动喷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7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