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高免蛋黄抗体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2001.8 | 申请日: | 2013-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詹丽娥;刘华栋;陆冰洋;王采先;唐娟;詹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10 | 分类号: | C07K16/10;C07K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强 传染性 法氏囊 病毒 蛋黄 抗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学和免疫学的领域,是利用分离到的超强毒制备传染性法氏囊高免蛋黄抗体,尤其涉及一种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vIBDV)高免蛋黄抗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是由双链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暴发性传染病。表现为法氏囊淋巴组织和淋巴细胞坏死,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而高免蛋黄液是防治IBDV的有效措施。(王志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液的研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8卷,2期51-54)针对目前发病情况,大多是由于超超强毒株感染引起的,而变异株的抗原性和经典疫苗株间有差异,主要引起免疫抑制。因此,传统的疫苗不足以对超超强毒株造成的感染提供很好的保护(蒋静,孙建和等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上海超超强毒株VP2-4-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4月23卷第2期:179-182),因此很多养殖场免疫过两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后又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这与我们从发病鸡场分离到的超超强毒株的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超超强毒株能引起鸡群免疫抑制,大量死亡(张存,范坤晓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超强毒的感染与防制,畜牧与兽医1996,28(3):130-132;韦平,龙进学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检测与分型技术的研究,中国兽医学报,2004,24(4):313-316),而高免蛋黄液是防治其的有效措施,虽然目前世界不同地区也有过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高免蛋黄抗体的报道。(王志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黄抗体液的研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18卷,2期51-54;郑素琴,李翠云等。鸡 法氏囊病和法氏囊-新城疫二联高免卵黄液制备与应用研究吉林畜牧兽医3-7;俞炳梅。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在制作和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山东家禽1998年,5期:16)。但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的出现造成疫苗控制不力,发病急,死亡率高等情况,而技术相对落后的监测鉴定方法以及制备高免蛋黄液的方法对防治超超强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山西省处于高原多山地带,养鸡户分散,给采集病料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分离鉴定工作繁琐复杂,工作量较大,难于分离。
现有技术生产高免蛋黄抗体主要是用从发病养殖场中分离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经过灭活,接种产蛋鸡后取蛋黄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并没有确定所分离到病原的致病力。这种种传统方法不能保证制作出来的高免蛋黄抗体的通用性,只能针对单个的养殖场。不能确定其他养殖场的鸡群在发病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高免蛋黄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高免蛋黄抗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不同地区、不同鸡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设计一对引物扩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序列、由于vp2属于其特征性保守序列,能扩增出这段序列即能对其鉴定,利用扩增出来的产物经过电泳、观察,确保扩增出与设计的目的条带大小相符的条带,对含有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回收,测序,同国际和国内已发表的已知序列比对,即可对其分型,分为超强毒毒株、强毒毒株、普通毒株等,最终确定本次分离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毒株属于超强毒株。
进一步,该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高免蛋黄抗体制备方法具体包括病料采集处理及病毒纯化繁殖,vvIBDV-PCR鉴定,步骤如下:
病料的采集处理:从不同地区疑似法氏囊病鸡中采集法氏囊病料;主要选 择法氏囊外观水肿呈胶冻样、出血呈紫葡萄状。将法氏囊反复冻融三次,充分释放病毒粒子,增加病毒粒子含量,无菌研磨,再加等体积加入4000IU青霉素、2000IU链霉素/ml的双抗,放入-20℃保存,备用;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病毒效价,被检病毒与标准法氏囊阳性血清出现明显的沉淀线,证明法氏囊病毒的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钠硫电池的正极预制硫的压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竹制多功能椅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