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药节段直接诱导微型块茎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1625.8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军;王医鹏;李俊华;杨清香;李翔;刘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007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药 直接 诱导 微型 块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变态器官诱导形成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山药节段直接诱导微型块茎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Dioscorea opposita),又称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主产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陟等地(明清时为怀庆府所辖)的山药被称为怀山药,它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微型块茎是山药试管苗叶腋处形成的一种变态的营养繁殖器官,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已建立了一种循环诱导山药微型块茎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山药微型块茎的产业化生产,但不适用于山药微型块茎形成的机理研究,而微型块茎诱导形成机理研究的结果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微型块茎的生产。因此,建立一个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理想模型对于深入研究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山药微型块茎的诱导大多以MS的固体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的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但用MS液体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振荡诱导的培养方法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山药节段为外植体,首次采用振荡诱导法可直接诱导出山药微型块茎,诱导率为100%,该方法可控性强、简易、高效,既可作为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机理研究的一个理想模型,又可用于山药微型块茎的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作为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机理研究的一个理想模型,又可作为山药微型茎块工厂化生产周期短的一种山药节段直接诱导微型块茎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药节段直接诱导微型块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以下步骤: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怀山药试管苗切成带芽茎段接种于MS + 30~100g/L蔗糖的培养基上,在黑暗温度为24~35℃和转速为90~150rpm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28~45d即可诱导出微型块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微型块茎形成周期短、可控性强、效率高和可作为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机理研究的理想模型的显著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述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怀山药试管苗切成长度为1~2cm的带芽茎段接种于MS + 30~100g/L蔗糖的培养基上,在黑暗,温度为24~35℃,转速为90~150rpm的条件下进行振荡培养,28~45d即可诱导出微型块茎,诱导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6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多功能剖豆器
- 下一篇:一种透光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