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41600.8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春;何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im 电容器 制备 方法 以及 半导体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IM(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器具有高容量、低电阻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或高速模拟电路中。MIM电容器还与铜互连结构具有良好的匹配特性,常常与铜互连结构集成制造。图1a-图1d为现有技术中具有MIM电容器的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首先,如图1a所示,在半导体基底101上自下至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层102、第一介质层103和第二金属层104;
随后,如图1b所示,图形化所述第二金属层104、所述第一介质层103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102,形成以所述第一金属层图形102a为下极板、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104a为上极板、所述第一介质层图形103a为电介质的MIM电容器105;
接着,如图1c所示,在所述MIM电容器和半导体基底上形成第三介质层106,并在所述第三介质层106中形成第一开口107和第二开口108,所述第一开口107底部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104a的表面,所述第二开口108底部露出所述第一金属层图形102a的表面;
最后,如图1d所示,在所述第一开口107和第二开口108中填充导电材料,形成第一连接插塞107a和第二连接插塞108a。
在现有技术中,形成所述第一开口107和所述第二开口108是在同一步骤中进行的,由于所述第一开口107和所述第二开口108的深度不同,所以刻蚀等离子体接触所述第一开口107底部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104a的表面的时间较长,所述刻蚀等离子体会损伤所述第一开口107底部露出所述第二金属层图 形104a的表面,易形成如图2a所示的缺陷(Defect)110,其中,图2a为现有技术中MIM电容器的缺陷示意图,图2b为现有技术中MIM电容器的缺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片,表示图2a所示结构的剖面图,在图2b中,圆圈区域为所述缺陷110,图2c为现有技术中MIM电容器的缺陷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表示图2a所述第一开口107底部的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104a的表面的俯视图,在图2c中,椭圆区域为所述缺陷110。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减少或避免MIM电容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或避免MIM电容器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
对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热处理;
图形化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以所述第一金属层图形为下极板、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为上极板、所述第一介质层图形为电介质的MIM电容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对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热处理步骤和所述图形化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步骤之间,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金属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快速热退火对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热处理。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快速热退火的温度为200℃~500℃,时间为100秒~500秒。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铝 或铝铜合金,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铝或铝铜合金。
进一步的,在所述MIM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为氮化硅、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基底;
在所述半导体基底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二金属层;
对所述第二金属层进行热处理;
图形化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介质层以及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以所述第一金属层图形为下极板、所述第二金属层图形为上极板、所述第一介质层图形为电介质的MIM电容器,且所述上极板的面积小于下极板的面积;
在所述MIM电容器和半导体基底上形成第三介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1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虹吸分水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