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调谐线性度宽调谐范围环形压控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0693.2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春;房军梁;陈德媛;郭宇锋;方玉明;李卫;刘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5/32 | 分类号: | H03B5/32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谐 线性 范围 环形 压控振荡器 | ||
1.一种高调谐线性度宽调谐范围环形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控振荡器由串联的四级延迟单元组成,其中第一级延迟单元的输出(1Vout-,1Vout+)接第二级延迟单元的主输入端(2Vp+,2Vp-)同时交叉接第三级的次输入端(3Vs-,3Vs+),第二级延迟单元的输出(2Vout-,2Vout+)接第三级延迟单元的主输入端(3Vp+,3Vp-)同时接第四级延迟单元的次输入端(4Vs+,4Vs-),第三级的输出(3Vout-,3Vout+)接第四级的主输入端(4Vp+,4Vp-)同时接第一级的次输入端(1Vp+,1Vp-),第四级的输出(4Vout-,4Vout+)交叉连接至第一级的主输入端(1Vp-,1Vp+)同时接第二级的次输入端(2Vs+,2Vs-)。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调谐线性度宽调谐范围环形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迟单元包括第一对NMOS管(M1a,M1b)、第二对NMOS管(M2a,M2b)、第三对NMOS管(M3a,M3b)、第一对PMOS管(M4a,M4b)、第二对PMOS管(M5a,M5b)、第三对PMOS管(M6a,M6b),其中第一对NMOS管(M1a,M1b)为主输入差分对管,其栅极分别接差分输入信号(Vp+)和(Vp-),漏极分别接差分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都接地;第二对NMOS管(M2a,M2b)交叉耦合连接,其栅极分别接第三对NMOS管(M3a,M3b)的源极,漏极分别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接地;第三对NMOS管(M3a,M3b)为第二对NMOS管的耦合强度控制管,其栅极接控制电压,漏极分别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分别接第二对NMOS管(M2a,M2b)的漏极;第一对PMOS管(M4a,M4b)为次输入差分对管,栅极分别接环路前两级提供的前馈差分信号(Vs+)和(Vs-),漏极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接电源VDD;第二对PMOS管(M5a,M5b)的栅极接控制电压,漏极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接电源VDD;第三对PMOS管(M6a,M6b)交叉耦合连接,栅极分别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漏极接输出节点(Vout-)和(Vout+),源极接电源V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06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