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40187.3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1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盛婧;郑建初;陈留根;刘红江;朱普平;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旱地 氮磷面源 污染 方法 | ||
1.一种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部分:首先,采用FGD石膏,即烟气脱硫石膏,对旱地土壤超量磷素进行固定;其次,构建沟渠塘湿地系统;再次,湿地植物肥料化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GD石膏对旱地土壤超量磷素进行固定具体为:将FGD石膏单独或与有机、无机肥料充分混合,均匀撒施于农田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GD石膏施用量为100-300kg/亩或有机肥施用量的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塘湿地系统包括用于汇集径流水体的沟渠,和种植有水生植物的聚水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区域临近进水口一侧,留出排水口空间,种植面积为8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类型及放养密度为:水葫芦2-4kg/m2,菱角20-25kg/亩,或荇菜20-30株/m2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植物肥料化还田为:在作物种植前将收割的水生植物作为有机肥料均匀施入田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少旱地氮磷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亩施用量折合成干物质为300-5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01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控太阳能霓虹灯
- 下一篇:趣味小夜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