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润湿型喷水雨刮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9252.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高长凤;张武;谢晨;王怀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1/52 | 分类号: | B60S1/5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湿 喷水 雨刮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汽车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刮器,特别涉及一种润湿型喷水雨刮器。
背景技术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挡风玻璃很容易粘灰,需用雨刮器把积在前窗上的灰刮干净。雨刮器能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是:橡胶的雨刮条能保持充足的湿润度。只有充足的湿润度,橡胶雨刮条才能有非常好的韧性,以保持和车窗玻璃接触的紧密性。目前,用于汽车上清洁风挡玻璃的装置主要由洗涤系统和雨刮系统组成。喷头体安装在发动机罩外板或者装饰板上,通过水泵将储水箱的洗涤水输向喷头体,经喷嘴的挤压作用将洗涤水分成细小的射流喷向挡风玻璃,配合雨刮器起到清洁挡风玻璃的作用。但由于喷头体安装位置与个数的限制,不能有效地对刮刷区域进行均匀地喷洗和润滑,一方面导致前窗上水分不足、雨刮器干燥,不仅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还容易损坏雨刮器;另一方面导致局部喷水过多,雨刮器刮刷过程产生跳动,刮刷之后易产生水纹及线状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清洁水均匀分散的喷洒在车窗玻璃表面,保证橡胶雨刮条在刮刷玻璃时具有充足的湿润度,从而降低刮片与玻璃的摩擦阻力,减小摩擦噪声,保护刮片的同时使风挡玻璃更干净的润湿型喷水雨刮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润湿型喷水雨刮器包括雨刷扣,导流片,喷头体和输水管;所述雨刷扣安装于导流片上,用于连接雨刮器支架;导流片内部带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两侧预埋多个喷头体,且喷头体靠近挡风玻璃的一侧开有沿导流片方向延伸的圆弧形开口槽;输水管通过异径三通接头扩散两根导流管,再通过导流片的预埋连接件分别连通到雨刷扣两侧的导流片内的导流通道。
钢片及橡胶雨刮条安装固定于导流片上,清洁水通过输水管和导流管进入导流片内的导流通道,然后经多个喷头体的开口槽喷出。由于开口槽为沿导流片方向延伸的圆弧形,水流呈扇形喷射,能够均匀分散的喷洒在车窗玻璃表面并且喷射范围能够覆盖整个刮刷区域。本发明能够保证橡胶雨刮条在刮刷玻璃时具有充足的湿润度并很好地贴合风挡玻璃表面,降低了刮条与玻璃的摩擦阻力,减小摩擦噪声,减轻了马达负担,并且不生水纹及线状残留,风挡玻璃更干净。
所述喷头体由导流通道的一侧至带有开口槽的一侧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清洁水在喷头体内流动时能够逐步增大压力,在不提高输水流量的条件下提高喷射力,清洁水喷洒更加均匀分散。
所述开口槽对应的圆心角为90°。
所述开口槽的槽宽d为0.2mm。
所述导流片横截面外形为中空的“人”字形,中空的部分作为导流通道。
导流片横截面外形采用“人”字形,空气阻力最小,风噪声最小。
所述喷头体优选为圆柱楔形,其朝向导流通道的一侧开口,远离导流通道的一侧封闭,封闭底面外形与导流片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外形相应。
所述导流片两侧壁预埋的喷头体的位置相互错开。
所述导流片导流通道同侧的相邻喷头体等间距排列。
所述喷头体直径D1为2mm,清洁水输水管接头直径D2为3mm。
所述远离雨刷扣一侧的喷头体与导流片端部之间的距离L1为25mm,异侧相邻喷头体之间的中心距L2为25mm,正面同侧相邻喷头体之间的中心距L3为50mm,输水管的接头与导流片雨刷扣对称中心之间的距离L4为40-60mm,输水管的接头与同侧相邻喷头体之间的中心距L5为10mm-25mm,背面同侧相邻喷头体之间的中心距L6为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润湿型喷水雨刮器喷头呈扇形喷射,喷射力强,且喷射范围覆盖整个刮刷区域,从而最大程度上清洗、润滑玻璃,降低了刮片与玻璃的摩擦阻力,减轻马达负担,减小了摩擦噪声,保护了刮片,同时使风挡玻璃更干净,最终为驾驶者提供了一个明亮的视野,极大的提高了驾驶舒适性。总之,本发明不仅能延长橡胶雨刮条的使用寿命,关键是能有效地保持挡风玻璃的良好视线,更有利于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润湿型喷水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I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B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喷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为喷头体正视图,图5b为喷头体侧视图,图5c为喷头体斜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9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课桌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