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驱动单元、发光驱动部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875.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镇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余朦,刘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驱动 单元 有机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驱动部(emission driver),具体涉及包括逆变器电路的、由n型或者p型的单一晶体管构成的发光驱动部。
背景技术
逐行发光方式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之一,逐行发光方式是指,根据依次施加的扫描信号扫描数据,然后根据依次施加的发光(emission)信号使最先被扫描的线的OLED元件开始发光的方式。此时,通过调整未施加发光信号的区间的长度、即待机比(off dutyratio),能够得到连续的黑暗(dimming)效果,并且具有与插入黑带时相同的效果,因此可以消除运动模糊(motion blur)现象。
然而,通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构成用于提供上述发光信号的发光驱动部的情况下,存在速度慢的问题,并且还需要反转(inverted)输入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包括逆变器电路从而可以由n型或者p型的单一晶体管构成的发光驱动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括上述发光驱动单元从而可以以一个非反转输入信号进行控制的发光驱动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包括上述发光驱动部从而可进行脉冲(impulse)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然而,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领域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扩展。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光驱动单元包括:输入信号生成电路;逆变器电路;以及输出切换电路。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以及所述输出切换电路由相同的单一晶体管构成。
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电路用于响应于第一时钟信号接收帧线标记(FrameLineMark,简称为FLM)信号,并且用于响应于所述FLM信号接收第二时钟信号并且输出逐次输入信号。
所述逆变器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接收所述FLM信号,反转所述FLM信号以生成逆变器输出信号。
所述输出切换电路用于响应于所述逆变器输出信号,将高电平的第一电压或者低电平的第二电压作为发光(emission)信号予以输出。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发光信号可以具有将所述FLM信号反转(inverted)的形态。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电路、所述逆变器电路以及所述输出切换电路可以由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简称为NMOS)晶体管构成。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源电极、用于接收所述FLM信号的漏电极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栅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可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将所述FLM信号从所述漏电极向所述源电极施加。所述第二晶体管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漏电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源电极连接的栅电极;以及用于输出所述逐次输入信号的源电极。所述第一电容器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源电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源电极之间。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逆变器电路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至第八晶体管、第二电容器以及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晶体管可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向第一节点提供所述FLM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的栅电极;与第二电压供应端连接的源电极;以及与第二节点连接的漏电极。所述第二电容器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电压供应端之间。所述第五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输入信号生成电路的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源电极连接的漏电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供应端连接的源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的栅电极。所述第六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的源电极;与第三节点连接的漏电极;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栅电极。所述第七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的源电极;与第一电压供应端连接的漏电极;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栅电极。所述第八晶体管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的栅电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漏电极;以及与第四节点连接的源电极。所述第三电容器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状况检出系统
- 下一篇:皮肤应激蓄积量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