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38855.9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27/00 | 分类号: | B63B27/00;B63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型结构及装卸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船型结构及侧向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船舶就是为了跨越地形障碍,将人或货物运送到远方而出现的一种载具。从过去只能运送单人的木筏,到现今可运送大量货物的货柜船等,都不脱运送的目的。
运送货物的效率除了与船舶的装载量有关以外,装卸货物的难易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现有技术中,船舶的货物装卸口大都安置在船体后方,所以货物进出必须由船体后方才能完成,这种设计只适用于陆地侧成L型的码头,因为必须船艉靠泊码头才能顺利完成装卸任务,但现今有许多码头的陆地侧仅有一字型的设计,如货柜船码头,船舶在停靠时,理所当然以侧边靠泊码头较为方便,但现有船舶,却因为货物装卸口的位置不适合,造成停靠与装卸货的不便。
除此之外,潮差也会影响装卸效率,如台湾台中港及大陆厦门港等,都属于潮差较大的港口。一般潮差大港口,码头须加装浮桥(linkspan)装卸货物,但浮桥车辆跳板(vehicle ramp)斜度在一般实务下有不能超过1/10的要求。因此对潮差大港口而言,浮桥设备笨重、占用空间大、造价昂贵,又有使用上的限制,对装卸货物造成很大的影响。
另外,船型参数对船舶的影响也很大,现有技术中,船舶参数多未优化,如横向定倾高(GM)、纵向重心位置(LCG)以及纵向浮心位置(LCB),这些都会对船舶的稳定、安全与装载能力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本发明将提供解决方法,使船舶装卸货能适应一字型的码头设计,使船舶停靠更方便,货物装卸更有效率,并优化船舶的参数,让船舶能更安全稳定。
发明内容
前述提到,先前技术中船舶的货物装卸口都安置在船舶的后方,面对现今各式各样的港口形态,特别是陆地侧为一字型的港口,货物装卸非常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型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型结构包括:一主体、二侧体以及至少一货物装卸口;二侧体分别设置于主体之二侧,并与主体连结而形成一三体船,货物装卸口设置于三体船设计吃水时之水线上方之左舷侧、右舷侧或左右舷侧,货物装卸口的开口长度介于设计吃水时之水线长度的2%至5%。藉此,可让货物装卸的工作在船身的舷侧边完成,使船舶可以适应一字型的码头设计,让停靠与装卸货物更为便捷快速。
装卸货物时,若货物装卸口下缘在码头平面上方(通常为处于高潮或中潮位时),可直接利用剪刀式升降机(Scissor Lift)向输送带靠紧,水平移动货物达成卸货,装货时水平移动货物方向改为相反即可达成。若货物装卸口下缘在码头平面下方(通常为处于低潮位时),须利用剪刀式升降机安装在一浮体平台上装卸,浮体平台可设置油水柜,作为补充船舶油水之用,亦可达到快速装卸货物目的,不再受较大潮差的影响,亦可不必利用浮桥装卸货物,达到方便与节省成本的目的。
任一个二侧体在设计吃水时,其排水体积占三体船全部排水体积的3%至10%,且其吃水值小于该三体船设计吃水值的50%。
三体船在设计吃水时之水线长度为90公尺以上。
三体船排水体积下的纵向浮面中心(LCF)位于在设计吃水时由船尾算起之水线长度35%至50%处;排水体积下的纵向浮心(LCB)位于在设计吃水时由船尾算起之水线长度35%至50%处;纵向重心(LCG)位于在设计吃水时由船尾算起之水线长度35%至50%处;横向定倾高(GM)为5至10公尺。
该船型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运动控制系统,该运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区间可以是在设计吃水时由船首起算的水线长度20%以下、40%至60%或80%以上,且运动控制系统可设置在主体、任一二侧体或其组合上。
本发明GM值较大的优点为,航行稳定佳,在横向强风吹袭时,船体横倾角较小,船舶高速回转时,船体横倾角较小,当人员集中于一舷或货物不均匀装载于一舷时,船体横倾角较小。船舶破损进水时,具有较佳扶正能力,船体横倾角较小。
而本发明LCG与LCB靠近船舯优点在于,船艏有较大水线面积,在恶劣海象时,船艏底波击(slamming)及龙骨出水(keel emergence)机率较低,有较佳耐海性能,对船艏结构较有利。且货舱甲板布置面积可加长,加大,对货物装载较有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未经财团法人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8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拱棚南美白对虾两茬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温差液体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