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772.X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育仁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空调 系统 用于 压缩机 能量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的是,空调压缩机喷出的流体具有0.3MPa左右的压力和100多度的温度,在现有的压缩式空调系统中是要将这样的高温高压流体送到冷凝器中冷却,使得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同时降低,冷凝器排出大量的热,这部分热被排到大气中了,是一种浪费,人们就想尽了各种办法将这部分排到大气中的热收集回来,但是要想把这些热收回来是要消耗额外的能源的,往往得不偿失,至今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回收方法为:
a)来自于压缩式空调系统的高温、高压流体经由压缩机出口喷出后形成具有一定动能的高温、高压流体I;
b)将压缩机出口喷出的高温、高压流体I直接输送至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喷射器的喷射口且以该部分高温、高压流体I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
c)作为喷射器动力源的高温、高压流体I自喷射器的出口通向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冷凝器,高温、高压流体I经由冷凝器冷却之后的冷却流体II通向喷射器空调系统以及压缩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冷却流体II经由压缩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处理之后接于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入口,进入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冷却流体II经由喷射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处理之后接于喷射器吸入口。
一种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压缩式空调系统以及喷射式空调系统;
所述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出口接于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喷射器的喷射口;
所述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入口接于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喷射器出口;
所述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出口接于喷射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入口;
其中,所述压缩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接于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喷射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的出口接于喷射器的吸入口。
在高温高压流体进入冷凝器之前就回收自压缩机喷出的高温、高压流体的能量,而不是等到高温高压流体被冷凝器冷却后再收集。回收这部分能量的手段是将喷射式空调系统叠加到压缩式空调系统中,使得压缩机喷出的高温高压流体成为喷射式空调的动力源,这样就很容易地实现了压缩式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喷出的流体能量的回收,并且将回收到的能量作为喷射式空调的动力源,用于蒸发器的蒸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在同样的耗电情况下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制冷或制热量。
第二,在制冷或制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机组的耗电。
第三,不论是提高制冷量还是降低机组耗电,空调机的冷凝器负荷下降,制造成本也会跟着下降。因此,此发明方法的运用将对空调机组的性能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喷射式空调系统用于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回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来自于压缩式空调系统的流体(其压力P大约为0.3MPa,温度T大约为100℃)经由压缩机出口喷出后形成具有一定动能的高温、高压流体I;将压缩机出口喷出的高温、高压流体I直接输送至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喷射器的喷射口且以该部分高温、高压流体I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作为喷射器动力源的高温、高压流体I自喷射器的出口通向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冷凝器,高温、高压流体I经由冷凝器冷却之后的冷却流体II通向喷射器空调系统以及压缩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冷却流体II经由压缩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处理之后接于压缩式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入口,进入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冷却流体II经由喷射式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处理之后接于喷射器吸入口。将喷射式空调器叠加于压缩式空调系统中,用于回收压缩式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喷出的高温高压流体能量。改变传统压缩式空调系统直接将高温高压流体送入冷凝器冷却而导致高温高压流体的能量白白浪费的弊端。而在利用空调压缩机能量的同时并未消耗额外能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育仁,未经张育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手拨移动定位挂饰的新型饰品
- 下一篇:一种带面式女士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