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棒承重搭建盖梁施工平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38762.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琴凤;袁壮;郑和平;刘昕;曹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 搭建 施工 平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主要用于桥梁工程中的搭建盖梁支架的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钢棒承重搭建盖梁施工平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墩柱盖梁的施工中,搭建盖梁施工平台的传统施工方法主要采用满堂排架法,存在以下不足:
①、满堂排架法施工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比较高,一般均要求对地基压实,遇到软土地基还要进行硬化(如浇注混凝土地坪)。所以,当对地基处理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对地基处理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排架的整体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导致盖梁在空间位置上发生变化,严重影响盖梁的施工质量。
②、墩柱较高、盖梁重量较大时,必须对支架采取预压施工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对盖梁支架(排架)进行预压施工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因预压时间需要的时间较长,反而使盖梁施工工期加长,因此对工期要求紧的桥梁施工不可采用。
③、由于墩柱高度的变化而调整底模高度,对于钢管支架,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施工工序上都是不合理的,而且还要大量不必要的人力。
④、墩柱较高时,必须要把排基础宽度加宽加长才能更加保证支架(排架)的整体稳定性,这样就会因所需钢管及扣件的数量会成倍增加。而搭设、拆除及转运均需要大量的人力,相应施工时间会加长,盖梁高度越高越不划算;
⑤、当盖梁处于河流或者水塘中时,该种方法会更难满足施工要求,因为排架底部无受力基础。所以水中施工无系梁桥墩时,排架法很难施工;
从以上可知,满堂排架法在一定的条件下虽然可以施工,但随着盖梁高度的增加该种方法在材料、人力投入上会加大,施工工期也会随墩柱的增高而加长。可见满堂排架法并非高盖梁最佳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施工简单,适应性强,节省投资,施工周期短的钢棒承重搭建盖梁施工平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钢棒承重搭建盖梁施工平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桥梁墩柱施工时,在墩柱顶以下沿横向安放一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PVC管作预留孔;
2),在每根墩柱预留孔内安放一根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钢棒,钢棒两端伸出墩柱;
3),在相邻墩柱的两侧分别有置于相邻墩柱上的工字型钢,两侧工字型钢采用对穿拉条连接成整体形成工字型钢纵梁;
4),在工字型钢纵梁顶部分布多根槽钢,采用木楔进行调模,盖梁施工平台搭建完毕。
上述的方法中用铁丝将工字型钢和墩柱绑扎一起,防止工字型钢滑落。
上述的方法中采用法兰螺杆将两侧工字型钢夹紧墩柱,安全。
本发明方法在墩柱内预先埋设预留孔,在孔中穿入钢棒,钢棒上再放工字型钢盖梁自身重量及上部活动荷载通过工字型钢传递给钢棒、墩柱、桩基,最终传递给地基受力层。
由于本发明方法是钢棒承受所有荷载,是否安全则仅需验证钢棒的抗剪力是否能满足荷载要求既可。现在可以概算一下:
一般盖梁的固定荷载:
G=36.5m3×2400kg/m3×9.8N/kg=858480N
盖梁活动荷载(模板、人、及设备):G=4000kg×9.8 N/kg=39200N
合计荷载G=858480N+39200N=897680N
经查表得φ100的Q235钢棒抗剪力为fv=110N/mm2
盖梁所有荷载支撑点有4个,所以每个受力点应承受的压力为:
G=897680N÷4=224420N
φ100的Q235钢棒每个断面可以承受的抗剪力
fv=110 N/mm2×1002=1100000N
容易看出fv=1100000N>G=224420N,所以受力方面是安全的。
采用本发明方法的具有以下优点:
①、施工平台、模板及整个盖梁的重量通过横穿的钢棒传至墩柱,由墩柱承受,再由墩柱传递给系梁、桩基至地基,传力途径简单明确,不存在承重平台下沉或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所以不会导致盖梁整体变形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38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的平坦式会聚透镜
- 下一篇:一种处理炼油污水有机物的方法